出山车骑次诸侯,坐领图书见督邮。
绕郭桑麻通淅口,满川风景接襄州。
高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出山车骑次诸侯,坐领图书见督邮。
绕郭桑麻通淅口,满川风景接襄州。
高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诗中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出山车骑次诸侯”一句,设定了离别的高潮场面,官员们纷纷前来送行,显示了被送者的身份和地位。“坐领图书见督邮”则描绘了官员在途中处理公务的情景,同时也表明了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离别。
“绕郭桑麻通淅口”、“满川风景接襄州”两句,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连绵不断、无限延伸的美好景象。这里的“绕郭”和“满川”,既是实景的描摹,也寄寓着诗人对于这次离别的复杂情感。
“高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两句,则转而描写了日暮时分的萧索和荒凉。这里通过对鸟儿归巢和蟋蟀鸣叫的声音捕捉,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情感体验。
最后,“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两句,通过提及某位官员(元规)对月亮的喜爱,暗示诗人对被送者的理解和期许。这里的“知君常得伴登楼”,既可以理解为对朋友品味生活的肯定,也可解作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场面的一种深情与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物我交融的人文关怀。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脩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