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五》
《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五》全文
宋 / 王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燕公最繁盛,子孙十三支。

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

学不足赢粮,贫或无置锥。

先君尚有言,孙谋敢忘贻。

(0)
注释
燕公:指代一个姓燕的家族中的显赫人物。
繁盛:兴旺发达。
子孙:后代。
十三支:众多分支。
默数:静静地计算。
半凋零:大半衰败。
坐:坐着。
愈:更加。
伤悲:悲伤。
学不足:学问不够。
赢粮:谋生的手段。
贫:贫穷。
无置锥: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先君:已故的父亲。
尚:还。
言:教诲。
孙谋:子孙的打算。
敢忘:岂敢忘记。
贻:遗留。
翻译
燕公家族最为兴盛,子孙分支多达十三支。
如今静心细数,已有一半渐渐衰落,这使我更加感到悲伤。
我们的学问不足以养家糊口,甚至贫穷到没有立锥之地。
先父曾有教诲,子孙应当铭记,不敢忘记他留下的遗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所作,名为《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五)》。在古典文学的背景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兄弟离别之情和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感怀。

"燕公最繁盛,子孙十三支。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家族繁衍的情况,其中“燕公”可能是指一位家族中尊贵的人物,“子孙十三支”则形容其后代昌盛。但接着的“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却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与过往辉煌之间差距的感慨。这里的"默数"意味着静静地数落,而"半凋零"则是指家族中人丁不旺、凋零的情况,"坐愈成伤悲"表达了面对此景时所产生的深切哀痛。

"学不足赢粮,贫或无置锥。先君尚有言,孙谋敢忘贻。"

这两句诗则反映出作者对于学习和家族经济状况的担忧。“学不足赢粮”意味着学习不够深入,以至于无法积累知识财富;“贫或无置锥”形容的是家境贫寒,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难以为继。最后两句中,“先君尚有言”表明先辈可能留下了某种遗嘱或教诲,而“孙谋敢忘贻”则是作者对于家族事务和未来发展的担忧,表示自己将会记住并努力去实现那些遗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家族过去与现状的描写,以及个人对学习、经济状况和家族责任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王遂

王遂
朝代:宋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猜你喜欢

笑往

卫青勋业已阑珊,骠骑门前辄得官。

荣谢不同时事改,故人何独有任安。

(0)

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其十四筼筜谷

汉川如渭川,千亩尽修竹。

疑此是芝田,年年生碧玉。

(0)

和静之登乐俗亭

亭下寒流碧似天,亭边疏柳尚婵娟。

山林隐隐岷峰出,江路超超楚峡连。

对景宛然开画幅,放怀宜此醉金船。

嗟予望极终留恨,千里浓云与淡烟。

(0)

和闻蛩有感二首·其一

志士感幽寂,杜门临晚晴。

流年无奈老,永夜有馀清。

秋夏欲交处,古今皆此声。

羁愁与离恨,为尔忽相并。

(0)

雪·其三

侯款诸祠方彻奠,车回五骏既投鞭。

云如大练生淮浦,雪似繁星落楚天。

有客弄花知乐岁,何人感物惜流年。

南城病仆惟沽酒,西郭诗章但买笺。

隐伏急因明处见,垢污多自夜来鲜。

佣将粺谷才糊口,拾去濡薪未息肩。

白面韝鹰红锦臂,乌山围兽赤缯旃。

却燃灯坐疑为梦,欲上楼看恐有仙。

玉镜台前侵皓月,碧纱窗外弄青烟。

树头还有鸿栖否,船是寒沙水畔田。

(0)

古风一篇赠梅使君

古有贤令尹,为贫民出租。

今亦有贤令,代民偿所逋。

何必偿所逋,不忍伤肌肤。

君以古人心,能为古人义。

我是吟哦翁,亦有古人意。

几夜月明中,为君吟古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