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韵题翠壁》
《再用韵题翠壁》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翠壁何年悬布水,绿阴经雨堕危花。

杖藜徙倚凝春望,觅句淹留到晚衙。

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鬓丝华。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首句“孤亭一目尽天涯”,以孤亭为视角,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无边的远方,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孤独的意境。接着“俯瞰烟村八九家”,通过俯视的角度,展现了下方村落的宁静与渺小,与孤亭形成对比,更显其孤独。

“翠壁何年悬布水,绿阴经雨堕危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壁的苍翠与雨水过后花朵的凋零,既有时间的悠长感,也蕴含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杖藜徙倚凝春望,觅句淹留到晚衙”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情态,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他不仅在欣赏自然,也在寻找灵感,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珍重诗翁莫相恼,枯肠搅断鬓丝华”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创作状态的自嘲与对诗歌艺术的深情。他以“枯肠”形容创作的艰辛,以“鬓丝华”象征岁月的流逝,既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独到见解,以及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执着与坚韧。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三生藏

达者性不晦,鍊形重入胎。

一元真璞在,三指旧山来。

流俗见去住,法身无往回。

昔经行道院,香拨一星灰。

(0)

短歌行

忆昨游中林,鸟鸣兰蕙芳。

重来岂云久,草木倏已黄。

乙鸟始辞去,群鸿复南翔。

天道有代谢,人生安得常。

促促不我留,譬如石火光。

红颜日以瘁,玄发日以霜。

载念泉下人,宁不增悲伤。

聆我短歌行,歌短意则长。

(0)

暑夜步月

畏暑不复眠,空阶踏凉月。

冰轮了无翳,明可数毛发。

夜久肝肺清,如咽太古雪。

拟换飞仙人,乘鸾上寥泬。

(0)

梅花

梅如姑射仙,桃李终难并。

雪底暗传香,泉边孤照影。

清声闻丽谯,至味入钟鼎。

爱者虽繁多,知名独和靖。

隐显不同功,因之发深省。

(0)

苕霅歌

昔闻两溪水色异,苕清霅浑犹渭泾。

又闻发源自天目,悬高坠峻如建瓴。

日夜滚滚流不止,尽过白蘋红蓼汀。

流入太湖不复辨,挹之但闻鱼鳖腥。

堪笑人生亦如此,百年汲汲劳其形。

到头富贵亦何用,一卧泉下无由醒。

争似渔翁扁舟独往最脱洒,七十二峰相对长青青。

(0)

舟中·其二

小艇不施楫,飘飘信天风。

夷犹清川上,远近秋光同。

听牧弄牛笛,看渔收钓筒。

閒人有至乐,何须作三公。

赤舄乃桎梏,玄衮为牢笼。

终输玄真子,寄傲烟波中。

更爱严子陵,高举如冥鸿。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