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聂氏望思堂》
《聂氏望思堂》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远宦违亲养,官居敢自宁。

孤云长入望,万里若为情。

渺渺低淮树,依依带楚城。

狄梁千载意,谁复继芳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聂氏望思堂》。诗中表达了远宦之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远宦违亲养”,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远离家乡,为了官职不得不背离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无奈与矛盾的情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接着,“官居敢自宁”一句,诗人表达了即使身处官位,也不敢让自己安逸自得的心境。这不仅是对自身职责的严肃态度,也暗含着对远方亲人和故乡的深深挂念。

“孤云长入望,万里若为情。”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漂浮在万里之外的孤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这里的“万里”不仅指空间上的距离,更象征着心灵上的隔阂与孤独。

“渺渺低淮树,依依带楚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遥望故乡时所见的景象,淮树低垂,楚城依依,这些具体的景物细节,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向往。

最后,“狄梁千载意,谁复继芳声。”狄梁,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贤臣狄仁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并感叹于自己能否像他们那样留下千古美名,继续发扬光大他们的精神与品德。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远行官员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职责的严肃态度和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八六子·晚秋时

晚秋时。
碧天澄爽,云何宋玉兴悲。
对美景良辰乐事,采萸簪菊登临,共上翠微。
堪嗟乌兔如飞。
秉烛欢游须屡,传杯到手休辞。
念戏马台存,隽游安在,且开怀抱,听歌金缕,从教下客疏狂落帽,也胜龌龊东篱。
醉中归。
花阴月影正移。

(0)

惜芳菲/惜分飞

寓意登临诗与酒。
豪气直冲牛斗。
挥翰风雷吼。
我生嗟在东坡后。
流水高山琴静奏。
莫笑知音未偶。
天意君知否。
穷通在道吾何有。

(0)

望海潮·会稽藩镇

会稽藩镇,舟车都会,槐庭燕寝凝香。
禹穴旧踪,兰亭胜致,千岩万壑生光。
舆颂美龚黄。
庆慈闱戏彩,眉寿而康。
寓兴西园,月台风榭赏群芳。

(0)

水调歌头·青铜昏水面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
翠翻空,寒入座,不禁愁。
五弦弹尽,隐隐天末暮虹收。
欲伴渔翁钓艇,欸乃一声江上,寒碧点轻鸥。
无人阻归兴,真欲迈长洲。

(0)

涵碧亭三首

平生事澹泊,荣利不关心。
杜门久谢客,岂容俗尘侵。
令尹有佳招,联辔游云林。
流觞绕双鱼,茂樾栖幽禽。
挥毫写佳句,骚雅寓意深。
玎珰泉声玉,琐碎竹影金。
开怀拚剧饮,预约盟再寻。
搔首赓险韵,杜陵不胜簪。

(0)

鹧鸪天·千树家园锁旧津

千树家园锁旧津。
谁移数点在孤村。
海仙探蕊禽留影,楚客穿花蝶舞魂。
桥断港,水横门。
残霞零落晚烟昏。
只因留住三更月,暗里香来别是春。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