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德固赴分水县丞》
《送李德固赴分水县丞》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几年从事居京国,佐县咸推有艺才。

辞阙早登沽水驿,问程遥指富春台。

山临附郭民无事,吏散官衙印少开。

努力廉勤图报称,好音频寄日边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金幼孜所作的《送李德固赴分水县丞》。诗中描绘了李德固即将离京赴任的情景,表达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赏,以及对其在新职位上勤勉尽责的美好祝愿。

首句“几年从事居京国”,点明李德固在京都多年为官的经历,暗示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接着“佐县咸推有艺才”一句,高度赞扬了李德固的才能和能力,得到了同僚们的广泛认可。

“辞阙早登沽水驿,问程遥指富春台。”两句描述了李德固离开京城,踏上前往分水县丞的新岗位之路。沽水驿和富春台作为路途中的地点,既增添了行旅的意境,也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山临附郭民无事,吏散官衙印少开。”这两句描绘了分水县的自然风光与宁静生活,以及李德固到任后可能带来的政绩与和谐。山峦环绕,县城安宁,官员们工作有序,体现了地方治理的理想状态。

最后,“努力廉勤图报称,好音频寄日边来。”诗人鼓励李德固在新的岗位上保持廉洁勤勉,希望他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期待他能经常回信报平安,传递好消息。这不仅是对李德固个人的期望,也是对地方治理成效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德固从京城到地方任职的过程,表达了对其才能的认可与期待,以及对地方治理美好前景的展望。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高阳台二首·其二

听雨湖头,看花日下,两年多少闲情?

一卷离骚,有人和我吟声、而今往事难追省,泪如丝、不透重扃。

把深杯、酬向遗编,易传元经。

仙人闻说辽东鹤,问归来丁令,可识湘灵?

海阔山高,千年几许冤魂。

伤心欲奏招魂赋,怕夜台、猿狖还惊。

请看他、怨雨悲风,锁住愁城。

(0)

五綵结同心.为友人题女伶张兰卿造象,兰卿有嘉号曰海棠仙子燕赵好女儿也

仙云妆簇,笑电冥迷,秾春特地愔愔。

人在风花里,斜阳外、丝絮尽日沈沈。

燕窥莺逗销魂地,东风倦、谁缔同心。

还珍重、通明奏笔,画成一片春阴。

画屏不传芳讯,憔悴而今。

香掾凭肩惯,芳菲地、辜负此日登临。

内家妆束矜严甚,无人会、捐佩情深。

薰香久、真真姚冶,慰人夜夜零衾。

(0)

塞下曲五首·其二

蜂聚穹庐一室春,开窗满目尽风尘。

谁家饱啖酪酥饼,即是龙堆富贵人。

(0)

平都山

山光漠漠夜云轻,仙井三更月正明。

一自方平乘鹤去,时人艳说有长生。

(0)

感怀

浮家万里傍江干,两袖清风去住难。

恋阙相如频作赋,思乡张翰独凭栏。

关河岁暮风尘苦,鸿雁秋深雨雪寒。

待盼春明催北上,又将仆仆走长安。

(0)

冬至日谒宣城书院

至日宣城院,周观礼化深。

瓣香双庙貌,祖帐一堂心。

桂岭留人秀,松风动古吟。

盘桓意无尽,残照迫霜林。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