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枕愁霜苦,晴窗宿雾开。
幕云当昼合,袍雪与风来。
元日彤庭实,春风曲水杯。
何须恋杨柳,圣世要无媒。
倦枕愁霜苦,晴窗宿雾开。
幕云当昼合,袍雪与风来。
元日彤庭实,春风曲水杯。
何须恋杨柳,圣世要无媒。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景象和内心感受的诗歌。开篇两句“倦枕愁霜苦,晴窗宿雾开”描绘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对寒冷与孤寂的感受。这里,“倦枕”指的是疲惫不堪的头颅靠在枕上,而“愁霜苦”则形象地表达了秋天早晨的寒气和诗人的忧思。“晴窗宿雾开”则是说在明亮的窗前,夜间积聚的薄雾逐渐散去,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清醒与豁达。
接着,“幕云当昼合,袍雪与风来”两句继续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这里,“幕云当昼合”可能是指夜晚的云雾即将合拢,或许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某种预感。而“袍雪与风来”则形象地表达了秋季寒风中的细微雪花或雪粒,穿过衣衫,给人一种凉意。
中间两句,“元日彤庭实,春风曲水杯”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里“元日彤庭实”可能是指元宵节(即中秋节)的月亮照耀下的庭院,而“春风曲水杯”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意象,通过春天的和风与弯曲的小溪来形容酒杯中的美酒,这里的“春风”与前文的“霜”、“雪”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两句,“何须恋杨柳,圣世要无媒”则是诗人对待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 何须恋杨柳”可能是在劝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过于留恋某些东西(如春天的杨柳),而“圣世要无媒”则表达了一种理想,即在一个美好的时代里,人们不需要任何媒介就能够达到心灵的沟通和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自然变换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即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中,人们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地直接沟通彼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