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黄侍读瑞菊诗·其一》
《赋黄侍读瑞菊诗·其一》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旧植芳丛护粉墙,一枝红艳独呈祥。

骈花疑夺天工巧,异质偏含雨露香。

华萼有心同晚节,双娥无力倚新妆。

当年三径浑閒事,未许陶潜独擅芳。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黄菊盛开于粉墙之侧的景象,以“旧植芳丛”开篇,点出黄菊生长环境的雅致与历史悠久。接着,“一枝红艳独呈祥”一句,以“红艳”形容黄菊之色,虽非红色,却以“红艳”突出其独特与醒目,展现出黄菊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的风采。

“骈花疑夺天工巧,异质偏含雨露香”两句,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将黄菊比拟为与天工争巧的花朵,强调其与众不同的特质与香气,表现出黄菊的独特魅力和自然赋予的珍贵品质。

“华萼有心同晚节,双娥无力倚新妆”则进一步深化了黄菊的形象,将其与“晚节”联系起来,寓意黄菊即使在秋末冬初依然保持其美丽与高洁,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双娥无力倚新妆”可能暗喻黄菊虽美,但无需刻意装扮,自然之美自显,体现了黄菊的自然与朴素之美。

最后,“当年三径浑閒事,未许陶潜独擅芳”引用了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典故,表达了黄菊与陶渊明隐逸情怀的共鸣,暗示黄菊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美的追求相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菊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高洁的精神品质以及与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共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郊坛

辇道风清碧野平,紫烟常自锁南城。

行宫岁幸乘龙近,仙侣朝来学凤鸣。

小殿沉香金气郁,圆丘芳草玉华清。

祠官记得天行处,万烛光中候佩声。

(0)

病中遣怀·其二

潦倒儒冠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

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淮南赋小山。

病起秋风吹白发,雨深黄叶暗松关。

不妨穷巷频回辙,消受垆香一味閒。

(0)

与次明宿昆山舟中次明诵其近作因次韵

寒山突兀背孤城,野寺荒谯乱杀更。

别港潮生舟暗动,远汀烟定火微明。

鸡声风雨还家梦,春水江湖对榻情。

邂逅他乡是知己,此心端合向谁倾。

(0)

过未央宫遗址

木落汉宫秋,寒虫苦悲咽。

君看草色丹,犹染淮阴血。

(0)

迎銮曲二十首和刘希尹之作·其五

绿柳阴中显赭黄,路人争说见君王。

只为荐新供寝庙,水边终日打鱼忙。

(0)

送张鹄举巡抚榆林

锁钥边城固,储胥幕府闲。

风声先上郡,烽火绝秦关。

紫塞铙歌发,黄云猎骑还。

侧知铃阁夜,梦绕殿东班。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