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渚黄舟泊,闲闲短笛音。
声随夕照断,雨岸荻花深。
江渚黄舟泊,闲闲短笛音。
声随夕照断,雨岸荻花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边黄昏图景。诗人秦涌以“渔舟吹笛”为题,巧妙地捕捉了江边特有的氛围与情感。
首句“江渚黄舟泊”,点明地点与时间,江边的沙洲上停泊着一艘泛黄的渔船,画面静谧而充满自然之感。接着,“闲闲短笛音”,描绘出渔夫悠然自得地吹奏短笛的情景,笛声轻盈,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声随夕照断”,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笛声也渐渐消失在空气中,暗示着一天的劳作即将结束,同时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这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还赋予了笛声以生命,使其成为连接白日与黑夜的纽带。
最后一句“雨岸荻花深”,将视线转向岸边,细雨蒙蒙中,荻花茂密,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这一景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与前文的笛声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正德九载春,开岁始十日。
青天忽闻雷,远近惊辟易。
雷声甫云收,大雪忽盈尺。
连阴二月中,节候过惊蛰。
春分晴复雨,雨后雪仍积。
柳条压将摧,梅萼冻全坼。
园林诸草树,勾萌吐仍郁。
颇闻春秋书,又览月令说。
从来天人际,茫昧固难诘。
寄语傅岩翁,谁欤秉调燮。
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
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
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
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
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
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
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
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
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
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
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
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
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