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治平寺登吴王郊台》
《游治平寺登吴王郊台》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古风

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

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

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

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

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

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

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

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

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

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

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

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

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石湖与太湖之间,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以“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开篇,展现了旅程的起始与结束,随后通过“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一句,表达了对沿途美景的欣赏之情。

接着,诗人描述了船行于青山绿水间,青山仿佛与船同行,景色连绵不绝。他联想到白云与山峦,不禁猜测那是否曾是吴王宫殿所在之处。诗人又转向现实,来到治平寺,探访古迹,感受历史的沧桑。寺中僧人讲述往事,钟鼓声中,时光悄然流逝。诗人漫步在郊外,见到麋鹿悠闲游荡,茶磨与蔓荆交织成景,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

最后,诗人抒发了对过往的感慨,认为无需为古人之事而感伤,而是应放眼未来,欣赏眼前的风景。他看到新郭里的居民生活,川流不息的水道,以及吴江塔影与昆山城的壮丽景象,不禁发出长啸。诗人回顾吴王郊祀的历史,想象当年千乘万骑的盛况,如今只剩下巍峨的山峰作为见证。他感慨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但并不沉溺于哀叹,而是选择以开阔的视野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更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乙卯贱辰买舟抵北溪课耕时儿孙及叶印峰堪舆蔡同州楷书行而西席黄悟一亦尾舟后至呼卢剧饮颇属胜游为赋近体四首·其一

为忆劬劳日,无烦长者车。

飞帆如海鹢,举网得江鱼。

樵冶供村酒,儿孙馈野蔬。

山高迟日出,稳睡更何如。

(0)

谢郑德进惠种瓜叠韵三绝·其一

病起山庄却避蛙,康成携手赋苕华。

青云岂是青门客,为饷东陵五色瓜。

(0)

叔弟携来菊十一月盛开

三径黄花地,玄冬且放黄。

岁寒争柏操,春近占梅香。

玉露天长湿,金精夜更光。

姜肱情正洽,沽酒醉花傍。

(0)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其四李涉

白首垂丝恨不违,玉壶春酒正堪携。

离心日远如流水,泣向东风忆建溪。

(0)

集唐六绝送骆见羲广文归延津·其一雍陶

凤凰台上凤凰游,醉折花枝当酒筹。

一种蛾眉明月夜,每因风景却生愁。

(0)

谢荩衷再访予山中诗以送之三首并得春字·其一

宓子鸣琴久,王猷命驾频。

龙津双妙士,凤渚一閒人。

相顾谭心印,转看惜鬓银。

浃旬方把臂,离别却酸辛。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