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叔弟携来菊十一月盛开》
《叔弟携来菊十一月盛开》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三径黄花地,玄冬且放黄。

岁寒争柏操,春近占梅香。

玉露天长湿,金精夜更光。

姜肱情正洽,沽酒醉花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庭院中黄菊盛开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严冬中绽放的坚韧与美丽,以及与之相映成趣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

首联“三径黄花地,玄冬且放黄”,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季节,以“三径”象征幽静的居所,而“黄花地”则描绘出一片金黄色的菊花世界,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菊花依然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颔联“岁寒争柏操,春近占梅香”,进一步对比了菊花与柏树、梅花的不同风姿。菊花在严冬中与柏树一同展现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随着春天临近,梅花的香气预示着生机的回归,菊花则以其独特的香气迎接春天的到来。

颈联“玉露天长湿,金精夜更光”,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菊花似乎在月光下更加璀璨,仿佛蕴含着玉石般的光泽,而“金精夜更光”则可能是指菊花在夜间散发出的金色光芒,或是对菊花内在品质的赞美。

尾联“姜肱情正洽,沽酒醉花傍”,引用了姜肱兄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共享美酒佳肴,赏花饮酒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醉花傍”也暗示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心情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融入了人的情感与生活场景,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渔歌子·其一

□卯湾头屋数间。放船收尽一溪山。

聊适兴,且怡颜。问天难买是真闲。

(0)

宫词十首·其三

月笼梅影夜深时,白玉排箫索独吹。

传得官家暗宣赐,黄金约臂翠花枝。

(0)

和秀卿梅二首·其二

月中仙子解征骖,不是株林见夏南。

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岁寒三。

(0)

旅怀

移文休诮客衣尘,欲去终惭未了身。

一夕乱蛩惊别恨,满阶红叶怆吟神。

东周住久知音少,白社抛来旧业贫。

犹喜陶潜绕篱菊,带霜开得数枝新。

(0)

公暇偶作

世情多与道相违,偶忽公闲便息机。

贪竞已从心下绝,爱憎还觉眼中稀。

时文鍊漉教归正,圣易参研尽入微。

本要资身兼报国,安知四十九年非。

(0)

秋日登美美亭

野人官职与心违,何况经年未得归。

一夕秋风无限思,偶来凭槛到斜晖。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