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为世,吾今迫六旬。
儿时前辈尽,乱后善人贫。
未测前途闇,空追往迹陈。
所亲化埃土,犹入梦魂频。
三十年为世,吾今迫六旬。
儿时前辈尽,乱后善人贫。
未测前途闇,空追往迹陈。
所亲化埃土,犹入梦魂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人生、时光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开篇“三十年为世,吾今迫六旬”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三十年的光阴如同过眼云烟,而现在自己已步入老年。
接下来的“儿时前辈尽,乱后善人贫”则是对个人经历和社会变迁的回顾。诗人提到儿时的长辈都已经不在,而动乱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也变得贫穷,这里流露出一种时代沧桑和人事更迭之感。
“未测前途闇,空追往迹陈”表现了诗人面对未来迷茫的态度,同时又无法割舍过去的回忆。这里“未测”表明未来不可预知,而“空追往迹”则是无奈地去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事情。
最后,“所亲化埃土,犹入梦魂频”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深。在诗人看来,即便是亲人长眠于黄土,也会经常出现在自己的梦中,这种思念之情愈发凸显了时间无法抚平心灵的伤痛。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个人生命历程和时代变迁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