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入耳心所向,与君同家楚江上。
比年渴走尘埃间,见此洪流亦神王。
湖宽一面青嶂开,立久万仞高寒来。
水风吹衣日落去,石气荡魄云飘回。
远天黯惨湖变色,雁飞不度鸣何哀。
沈沦九鼎自太古,苍茫那见蠙珠吐。
浪静似响鲛人机,风便欲递冯夷鼓。
此时倒影动楼阁,咫尺已畏风雷作。
前驱青兕淮神过,长波砯岩大鱼跃。
得观如此将毋归,回头半湖森雨脚。
大陆浮沈且未休,吾侪身世将安托。
歌声如哭何处歌,沿山半州纯浸波。
庚辰奚仲不在世,呜呼奈汝歌者何。
涛声入耳心所向,与君同家楚江上。
比年渴走尘埃间,见此洪流亦神王。
湖宽一面青嶂开,立久万仞高寒来。
水风吹衣日落去,石气荡魄云飘回。
远天黯惨湖变色,雁飞不度鸣何哀。
沈沦九鼎自太古,苍茫那见蠙珠吐。
浪静似响鲛人机,风便欲递冯夷鼓。
此时倒影动楼阁,咫尺已畏风雷作。
前驱青兕淮神过,长波砯岩大鱼跃。
得观如此将毋归,回头半湖森雨脚。
大陆浮沈且未休,吾侪身世将安托。
歌声如哭何处歌,沿山半州纯浸波。
庚辰奚仲不在世,呜呼奈汝歌者何。
这首诗名为《偕稚存望洪泽湖有感》,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作品。全诗以洪泽湖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楚江边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句“涛声入耳心所向”,以涛声起笔,引出内心的向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与君同家楚江上”一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地点,楚江边的景色成为他们情感交流的媒介。
“比年渴走尘埃间,见此洪流亦神王”两句,通过对比平日的劳碌奔波与眼前的壮丽湖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接下来的“湖宽一面青嶂开,立久万仞高寒来”描绘了湖面的广阔与周围山峦的峻峭,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景象。
“水风吹衣日落去,石气荡魄云飘回”两句,通过水风、日落、石气、云飘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湖边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远天黯惨湖变色,雁飞不度鸣何哀”描绘了天空的阴沉与湖面的变幻,以及大雁的哀鸣,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沈沦九鼎自太古,苍茫那见蠙珠吐”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自然奇迹的赞美与思考。
“浪静似响鲛人机,风便欲递冯夷鼓”通过比喻,描绘了湖面的平静与风起时的动态,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
“此时倒影动楼阁,咫尺已畏风雷作”两句,通过倒影和风雷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景象的震撼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前驱青兕淮神过,长波砯岩大鱼跃”描绘了神话中的场景,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力量。
“得观如此将毋归,回头半湖森雨脚”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大陆浮沈且未休,吾侪身世将安托”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感慨,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歌声如哭何处歌,沿山半州纯浸波”通过歌声的描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庚辰奚仲不在世,呜呼奈汝歌者何”以历史人物奚仲的不在世,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洪泽湖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自然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