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草木疏,苍翠因雨湿。
日暮来不来,前溪借蓑笠。
寒山草木疏,苍翠因雨湿。
日暮来不来,前溪借蓑笠。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林的静谧与清新。首句“寒山草木疏”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山间草木稀疏的景象,寒意中透露出一种清冷之美。接着“苍翠因雨湿”,雨水使得原本就青翠欲滴的山林更加生机勃勃,色彩更加鲜明,展现出雨后山林的独特魅力。
“日暮来不来”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换巧妙结合,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未知的期待。在黄昏时分,诗人或许在思考着是否有人会前来共享这份宁静与美丽,或是自己是否会留下,成为这美景的一部分。
最后一句“前溪借蓑笠”,则以具体的行为动作,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在雨后的溪边,诗人或许正在借用蓑衣和斗笠,准备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或停留,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山林的静美与诗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气佳哉寿域。正晓松呈翠,早梅施白。良辰值良月。
看景星朝睹,洗空霜洁。珍图瑞牒。
仰天心、钟在俊杰。
向人间,化作如膏甘雨,莫放春歇。堪忆。
三吴乐事,画戟凝香,舞衣回雪。风流胜绝。
尊中酒,坐中客。
问今年何事,骑鲸南去,久矣湘枫下叶。
早归来,应取千龄,凤池旧列。
记河梁折柳。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十年谩回首。
但亭亭紫盖,差差南斗。传闻小有。
种桃花、亲烦素手。
怪归来、道骨仙风缥缈,迥然非旧。清昼。
江南如画,紫菊冬前,翠橙霜后。扁舟渡口。
佳客至,奉名酒。
唤青鸾起舞,云窗月槛,一曲山明水秀。
笑相看、玉海别来,浅如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