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场坐德舞筵成,小部霓裳按奏清。
半黍欲飘风更约,三更初转月无声。
青春张绪临风态,白发何戡被酒情。
识曲群公敢多让,不妨明日有狂名。
歌场坐德舞筵成,小部霓裳按奏清。
半黍欲飘风更约,三更初转月无声。
青春张绪临风态,白发何戡被酒情。
识曲群公敢多让,不妨明日有狂名。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歌宴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音乐、舞蹈与情感交织的美妙氛围。首句“歌场坐德舞筵成”便已奠定基调,将观众置于一个充满艺术与道德修养的环境中,暗示了这场宴会的高雅与庄重。
接着,“小部霓裳按奏清”一句,以“小部”点明音乐的精致与细腻,而“霓裳”则让人联想到唐代宫廷的奢华与华美,通过“按奏清”描绘出音乐演奏的流畅与和谐,仿佛整个宴会都被这清越的旋律所包围。
“半黍欲飘风更约,三更初转月无声”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元素来渲染宴会的氛围。微风轻拂,似乎连风都与音乐相呼应;当时间进入深夜,月亮也似乎被这静谧的气氛所感染,不再发出声响。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烘托出了宴会的宁静与高雅。
“青春张绪临风态,白发何戡被酒情”则通过对比年轻人与老年人的不同状态,展现了宴会中不同年龄段人物的风采。张绪,可能是指年轻时的风度翩翩;而白发何戡,则可能是借指年长者在酒后的豪情。这一对比,既体现了宴会的包容性,也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最后,“识曲群公敢多让,不妨明日有狂名”表达了对在场宾客才华与风度的认可,同时也预示着即使在欢愉之后,他们仍能保持谦逊与自信,期待明日再次展现他们的风采。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宴会的高雅与欢乐,也体现了对参与者才华与品格的赞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的宴会场景,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对于音乐、舞蹈、友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吴山新摇落,湖光净、鸥鹭点涟漪。
望一簇画楼,记沽酒处,几多鸣橹,争趁潮归。
瑞烟外,缭墙迷远近,飞观耸参差。
残日衫霞,散成锦绮,怒涛推月,辗上玻璃。
西风吹残酒,重门闭,深院露下星稀。
肠断凭肩私语,织锦新诗。
想翠幄香消,都成闲梦素弦声苦,浑是相思。
还恁强自开解,重数归期。
叶舞殷红,水摇瘦碧,隐约天际帆归。
寒鸦影里,断雁声中,依然残照辉辉。
立马看梅。
试寻香嚼蕊,醉折繁枝。
山翠扫修眉。
记人人、蹙黛愁时。
叹客里、光阴易失,霜侵短鬓,尘染征衣。
阳台云归后,到如今、重见无期。
流怨清商,空细写、琴心向谁。
更难将、愁随梦去,相思惟有天知。
夜来雨。
赖倩得、东风吹住。
海棠正妖娆处。
且留取。
悄庭户。
试细听、莺啼燕语。
分明共人愁绪。
怕春去。
佳树。
翠阴初转午。
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
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
彩笺无数。
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
断肠落日千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