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卧草间,才子为朋友。
才子不得留,霜林泣老叟。
父母之常情,愿子得长寿。
乱世之生人,安用期长久。
君担经几函,我负米数斗。
云门六寺间,可以老死否。
请观五月间,千人断其首。
太史得善终,文名又不朽。
抱腰连手行,慎弗谋诸妇。
王老卧草间,才子为朋友。
才子不得留,霜林泣老叟。
父母之常情,愿子得长寿。
乱世之生人,安用期长久。
君担经几函,我负米数斗。
云门六寺间,可以老死否。
请观五月间,千人断其首。
太史得善终,文名又不朽。
抱腰连手行,慎弗谋诸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乱世交织的画面。首句“王老卧草间”点出主人公王老隐居的生活状态,而“才子为朋友”则暗示诗人陈洪绶与王老的深厚友情。接下来,“才子不得留,霜林泣老叟”表达了对乱世中无法共度平静岁月的无奈和哀伤。
诗中父母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希望儿子能平安长寿,但在乱世中,这样的期待显得微弱。“君担经几函,我负米数斗”体现了两人生活的艰辛,但即使如此,他们仍向往在云门六寺间度过余生,寻求安宁。然而,“五月间,千人断其首”的残酷现实提醒他们,这样的理想可能难以实现。
诗人以“太史得善终,文名又不朽”来寄托对理想结局的向往,同时也暗含对乱世中智者如太史能保全名声的羡慕。最后两句“抱腰连手行,慎弗谋诸妇”,表达了对亲密无间友情的珍视,告诫不要轻易向妻子透露这些忧虑,以免增加烦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乱世的忧虑,又有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猛虎不食人,食人必豪贤。
为天生羽翼,飞渡大河间。
我弓既已良,我马亦已闲。
踟蹰不忍射,恐非天所安。
天安惟猛虎,作威予敢侮。
腐肉如山丘,所甘惟肺腑。
猛虎不见人,见人则不取。
所见尽禽鹿,人立而虞麋。
肥者噬无馀,瘠者以为脯。
麒麟与凤凰,不足为粪土。
双峰耸天阙,一水悬神池。
积石若朝霞,连林多夕霏。
丹溜含清泠,鲜葩吐葳蕤。
予偕二三子,来自虎溪湄。
矫掌承飞泉,抠衣陟金梯。
萧条远公迹,亭阶有留基。
怅然增逸兴,方嗟哲人萎。
白云开阖际,忽见金仙姿。
玉瓶灌甘露,龙策振灵飔。
回目流神光,示我青莲枝。
挥玄入无朕,俾为万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