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
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
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
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
四海虽云皆弟昆,怅兹薄俗与谁论。
平生泛爱老逾厌,独觉君家久更敦。
百里阑干山作几,数家篱落竹为村。
异时相忆相思处,明月清风同酒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留别周愚卿兄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四海之内虽兄弟众多,但世俗浅薄难以深谈的感慨。他感叹自己一生广泛地关爱他人,但随着年事增长,对友情的理解更加深厚,唯有周愚卿兄弟之家让他感到更为亲近和可靠。
诗人描绘了友人家乡的景致,山峦起伏,如屏障般环绕着村庄,竹篱茅舍构成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卷。在未来的日子里,诗人想象着与朋友在明月清风之下,举杯共饮,以此寄托对彼此的深深思念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怀念。
有客有客心地闲,楼外青林林外山。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
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当年形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
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
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
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
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
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
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
昔闻堂上声,斩轮尝笑之。
而子得学省,不觉糟粕遗。
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