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门惠泉》
《荆门惠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泉源从高来,走下随石脉。

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

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

潨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

初开不容碗,渐去已如帛。

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

不能致雷雨,滟滟吐寒碧。

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

(0)
注释
泉源:泉水的源头。
石脉:石头的脉络。
白沫:白色的泡沫。
苍崖:青色的悬崖。
肝膈:这里指水底。
潨泻:急流而下。
蛙蝈:蛙和蝈蝈。
初开:开始时水量小。
渐去:水流逐渐变宽。
如帛:像丝绸一样。
神物:神秘的生物。
谪:贬谪到人间。
雷雨:雷电和雨水。
滟滟:水光闪烁。
遂令:于是使得。
稻麦:稻谷和小麦。
翻译
泉水源头自高处流下,沿着石缝蜿蜒而下。
泡沫纷飞,青色崖壁裂隙若现。
曲折成池塘,水清见底,仿佛能看到深处。
水流汇集成长溪,激荡起蛙鸣虫叫。
起初水流细小,盛不满碗,渐渐变宽,如丝如帛。
传说这山中有神灵,不愿被贬谪人间。
它们无法带来雷电风雨,却静静吐出寒冷的碧波。
因此,山前的人们得以千年灌溉稻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溪流图景,通过对泉水流动过程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泉源从高来,走下随石脉。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 这几句诗词描绘出泉水自山巅缓缓而下的景象,水流沿着岩石的裂缝蜿蜒曲折,形成了如烟似雾的白色浪花,给人以动感。

"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潨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 泉水汇聚成一个个弯曲的小湖,其清澈的水质如同透明的镜子,映照出心灵深处的情感。随后泉水汇合成一条长长的小溪,以迅猛的势头冲刷着蛙蝈之类的小生物。

"初开不容碗,渐去已如帛。" 泉水最初细小得几乎无法盛放在碗中,但随着流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其宽度逐渐变得像丝绸一样宽广。

"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不能致雷雨,滟滟吐寒碧。" 诗人提到山中传说中的神秘生物,它们似乎对世间的诽谤感到厌倦,但这些神物并没有能力引发雷雨,只能发出一种低沉而清冷的声音。

"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 最后一句表明,这些自然之物和现象最终影响了山脚下的人们,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耕耘稻谷,维持着生活的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泉水流动的描写,以及对神秘力量的暗示,展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奉送同府潘公募兵广东二首·其二

亲承节命远征兵,暂侍高堂锦服明。

横海旧多经战士,狭斜新识少年名。

宿依山店樵苏寂,行负藤于结束轻。

来往莫须愁道远,明春专待破番营。

(0)

和拟古九首从京师归以篇籍自娱有感辄赋·其三

高山不可至,景行良在兹。

彬彬七十子,乃幸生同时。

大道若河汉,微言辨渑淄。

安得游其间,北面质所疑。

循循善诱人,岂在多言辞。

末世骋私辩,徒令乱人思。

小言必破义,愚者长受欺。

一唱复百和,乱丝更棼之。

遂遗无穷祸,烈火及书诗。

(0)

闭门何物窜萧墙,或有凭焉喙甚长。

海上结台空望气,水中落月漫拈光。

赤衣未必能驱豆,白石谁曾见叱羊。

窗外莫悲书大草,夜来灭烛似嵇康。

(0)

和陶杂诗七首·其三

晨朝理轻策,日暮脱归鞅。

行行林水间,修然濠濮想。

时见行路人,芒芒将焉往。

不如播种者,晴雨候消长。

野舟横可渡,不复愁河广。

深感田父言,耕耰戒卤莽。

(0)

南唐宫词四首·其一

桃李花开点御沟,翠华经月不曾游。

内庭鸱吻移鸱尾,莫问君王十四州。

(0)

宿范东生池上

白下思千里,吴门到一寻。

预知片榻上,缓我故园心。

良夜不复寝,清霜时在襟。

除将杯酒外,直许是长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