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的第三首,以兰花、蛾眉、宝瑟等意象,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与怀才不遇之情。"九畹芳菲兰佩好"描绘了清幽的环境和美好的兰花,暗示词人的高洁品性。"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借美人自怜,寓言自己才华出众却无人赏识的境况。
"宝瑟泠泠千古调"通过宝瑟的悠扬声调,传达出词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朱丝弦断知音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如同琴弦断裂,缺少共鸣之人。接下来,词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逐渐老去,"冉冉年华吾自老"。
"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失落。最后,词人借"唤起湘累歌未了",呼唤屈原的灵魂共唱,以寻求心灵的慰藉,"石龙舞罢松风晓"则以舞龙和松风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在自然中寻求解脱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以个人遭遇寓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泉斋爱泉如爱玉,每向名山观未足。
长言世味无此真,俗客浪誇鱼我欲。
匡庐瀑布故有名,几回坐饮龙池清。
不知泉亦我知否,我独与泉如结盟。
兹行未暇登山寺,远汲双瓶解焦思。
老僧闻我送茶来,笑揖山灵谢珍赐。
剩携阳羡新春芽,夜烹落尽青灯花。
吾泉在惠久能味,岂以异好成遗遐。
相将一碗复一碗,此味天教吾辈管。
明朝西望双虹垂,放笔大书湖水满。
古之达者苏黄州,览尽赤壁无馀秋。
至今赋在景亦在,诵者如与公同舟。
公舟凌空与物游,东山月出水漫流。
清风徐来酒在手,羽人何处仍丹邱。
曹吴胜负江山羞,洞箫一声生远愁。
眼前水月客知否,一笑自点仙翁头。
水曹年来作浙游,苏堤风景应全收。
却望美人图画里,蒹葭霜满湖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