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其三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蝶恋花·其三月下醉书雨岩石浪》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0)
注释
湘累:指屈原。
冤屈而死叫“累”,屈原是投湖南汨罗江而死的,所以前人称他为湘累。
翻译
用来作为佩饰是多么美好!可空谷无人,叫我埋怨娥眉再巧谁个来瞧?琴瑟清脆奏出千古绝调,即便弹断朱红的丝弦,知音依旧稀少。
年华悄然流逝,我已经衰老。汀洲涨满了江水,该到何处寻觅芳草?我只能将屈原大夫唤醒,在石龙前边歌边。阵阵松风里,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的第三首,以兰花、蛾眉、宝瑟等意象,表达了词人的孤独与怀才不遇之情。"九畹芳菲兰佩好"描绘了清幽的环境和美好的兰花,暗示词人的高洁品性。"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借美人自怜,寓言自己才华出众却无人赏识的境况。

"宝瑟泠泠千古调"通过宝瑟的悠扬声调,传达出词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朱丝弦断知音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如同琴弦断裂,缺少共鸣之人。接下来,词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逐渐老去,"冉冉年华吾自老"。

"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失落。最后,词人借"唤起湘累歌未了",呼唤屈原的灵魂共唱,以寻求心灵的慰藉,"石龙舞罢松风晓"则以舞龙和松风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在自然中寻求解脱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以个人遭遇寓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再至德州

奉使南来又德州,僧堂还记旧淹留。

星明北极天初霁,风扫中原雾已收。

野旷尚馀千里水,漕荒应负一年秋。

咨询未尽皇华体,赋罢䍧羊独倚楼。

(0)

忆东林精舍寄示华生云

东林寺里旧书堂,三十年来野草荒。

百啭未忘初鸟韵,一株犹剩晚柑香。

山怀龙阜神俱远,水问梅村脉故长。

寄语云生为磨石,客中新记已成章。

(0)

次作之

鄱湖木落天雨霜,故人西来故意长。

剧谈今古每半夜,漫阅乾坤还一阳。

也知白鹿昔年梦,却忆紫阳何处乡。

劝君且束旧诗卷,回首春风踏去航。

(0)

鹿洞

山人与鹿游,乃以鹿名洞。

洞草春复春,人与物情共。

呦呦诗有之,作者非好弄。

偶名亦佳哉,千古兴弦诵。

(0)

开先僧送泉水

泉斋爱泉如爱玉,每向名山观未足。

长言世味无此真,俗客浪誇鱼我欲。

匡庐瀑布故有名,几回坐饮龙池清。

不知泉亦我知否,我独与泉如结盟。

兹行未暇登山寺,远汲双瓶解焦思。

老僧闻我送茶来,笑揖山灵谢珍赐。

剩携阳羡新春芽,夜烹落尽青灯花。

吾泉在惠久能味,岂以异好成遗遐。

相将一碗复一碗,此味天教吾辈管。

明朝西望双虹垂,放笔大书湖水满。

(0)

赤壁图为王冬官题

古之达者苏黄州,览尽赤壁无馀秋。

至今赋在景亦在,诵者如与公同舟。

公舟凌空与物游,东山月出水漫流。

清风徐来酒在手,羽人何处仍丹邱。

曹吴胜负江山羞,洞箫一声生远愁。

眼前水月客知否,一笑自点仙翁头。

水曹年来作浙游,苏堤风景应全收。

却望美人图画里,蒹葭霜满湖南洲。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