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赤壁图为王冬官题》
《赤壁图为王冬官题》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古之达者苏黄州,览尽赤壁无馀秋。

至今赋在景亦在,诵者如与公同舟。

公舟凌空与物游,东山月出水漫流。

清风徐来酒在手,羽人何处仍丹邱。

曹吴胜负江山羞,洞箫一声生远愁。

眼前水月客知否,一笑自点仙翁头。

水曹年来作浙游,苏堤风景应全收。

却望美人图画里,蒹葭霜满湖南洲。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题为《赤壁图为王冬官题》。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轼游览赤壁的情景,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和苏轼的豪情逸致。

诗中开篇即以“古之达者苏黄州”引入,点明主题人物苏轼,并通过“览尽赤壁无馀秋”一句,描绘了苏轼对赤壁美景的深刻感受。接下来,“至今赋在景亦在,诵者如与公同舟”,表达了苏轼的诗作与赤壁景致相得益彰,读者仿佛能与苏轼一同泛舟于赤壁之上,共同领略其间的美妙。

“公舟凌空与物游,东山月出水漫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苏轼乘舟于赤壁之上,与自然万物共游的情景。月光洒落,水面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随后,“清风徐来酒在手,羽人何处仍丹邱”则进一步渲染了苏轼饮酒赏月、与仙人共游的逍遥景象,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境界。

“曹吴胜负江山羞,洞箫一声生远愁”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赤壁之战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苏轼面对历史风云变幻时的深沉思绪。接着,“眼前水月客知否,一笑自点仙翁头”则以水月为喻,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与豁达,苏轼的一笑,仿佛是对世间一切的释然。

最后,“水曹年来作浙游,苏堤风景应全收”两句,转而描述了苏轼在杭州的游历,特别是对苏堤美景的欣赏。而“却望美人图画里,蒹葭霜满湖南洲”则以想象中的画面结束,表达了对苏轼及其作品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游览赤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赤壁的自然风光之美,更深入探讨了苏轼的人生态度与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邓元孚待制挽词四首·其二

永泰君臣分,钦慈母子恩。

渊衷虽有在,孤迹自难论。

身去朝廷远,名垂简策尊。

秪应延阁命,犹未厌舆言。

(0)

钱塘学中寄伯思六言五首·其二

点点榆钱委砌,冥冥柳絮穿帘。

日暖野禽争食,纷纶忽堕危檐。

(0)

次韵杨丈夜寒直舍·其一

天寒官舍转骚骚,败壁饥虫永夜号。

应对短檠呵冻手,只将长卷扫冰毫。

官游久矣空环辙,生事萧然孰载醪。

亦有从前经国意,拔贤人或望山涛。

(0)

自入襄城即有山水之兴路中稍有赓唱因呈遵道

风沙久迷神,山水忽照眼。

粼粼碧玉甃,叠叠青螺绾。

人烟盛乐土,草树亦精产。

云霞入杳冥,禽鸟度杯盏。

放情千里迥,悟意一笑莞。

胸襟得奇趣,酬唱出新撰。

虫鱼怯嘲诮,文史困鸠僝。

我诗实易成,淡薄非佳馔。

君词颇简出,严绝类烧栈。

自应即退缩,强尔取惊赧。

微言固可录,狂论犹未刬。

勿使俗人知,归途畏书简。

(0)

令德送余都门外眷眷惜别余恨不款作诗寄之

行人不忍别,遇酒辄醉倒。

仆夫怪何迟,谬应行亦好。

怜君如弟兄,每见开怀抱。

天涯重分携,祖席都门道。

城头倾落日,酒尽迹还扫。

留连意虽勤,晤语终草草。

君如汗血驹,千里未脱皂。

我若随波鱼,圉圉依寒藻。

去住各有谋,聚散初不保。

惟馀一寸心,耿耿迟君老。

(0)

季脩舍舟趋诸暨谒刘元成独泛钱清江有怀其人

人远牛羊暮,春深草树滋。

野桥低映水,溪岸曲萦篱。

风雨江湖思,乾坤杖屦疑。

论心竟谁是,短棹欲何之。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