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周诗咏镐京,皋门重见拂龙旌。
谁云东主西宾别,归故乡来弗送迎。
自昔周诗咏镐京,皋门重见拂龙旌。
谁云东主西宾别,归故乡来弗送迎。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恭奉皇太后祇谒盛京祖陵礼成回銮途次纪事用平声韵》的第二十三首。诗中描绘了在回程途中对盛京祖陵的敬拜与感慨。
首句“自昔周诗咏镐京”,借用了周代诗歌中对镐京(古代周朝都城)的赞美,引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先祖的尊敬。接下来,“皋门重见拂龙旌”描述了在回程途中的景象,皋门即宫门,龙旌代表尊贵,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皇家的威严和庄重。
“谁云东主西宾别,归故乡来弗送迎。”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传统礼仪的思考。在古代,东主西宾分别代表主人和宾客,按照礼节,主人应当送别客人。然而,在这里,皇帝以“归故乡”的身份归来,却不再遵循传统的送迎礼节,暗示了权力的中心和传统礼仪在皇权面前的微妙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乾隆皇帝对历史的追溯和对传统礼仪的反思,也体现了他作为帝王的特殊地位和对国家、家族的深厚情感。
才大终难住,东浮景渐暄。
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宿雾开花坞,春潮入苧村。
预思秋荐后,一鹗出乾坤。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
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