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春犹好,晨风送马蹄。
四山花气杂,万窦水声齐。
旧木莺初出,新菑犊正肥。
老翁闲倚杖,白发照清溪。
故国春犹好,晨风送马蹄。
四山花气杂,万窦水声齐。
旧木莺初出,新菑犊正肥。
老翁闲倚杖,白发照清溪。
这首明代诗人方豪的《故国》描绘了一幅春天乡村的画面。首句“故国春犹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春天美景的赞美,透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次句“晨风送马蹄”,以清晨的微风和马蹄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四山花气杂,万窦水声齐”,通过“花气”和“水声”展现了春天山野的繁花似锦和流水潺潺,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诗人运用“杂”字形容花香四溢,而“齐”字则写出水声和谐统一,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旧木莺初出,新菑犊正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景象,旧木上的黄莺刚刚开始鸣叫,新生的田地里小牛正长得健壮,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最后,“老翁闲倚杖,白发照清溪”,诗人笔锋一转,以一位悠闲的老翁形象收尾,他倚杖而立,白发在清澈溪水的映照下更显岁月的痕迹,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国春天的景色,既有自然的生机盎然,又有人生活的恬静安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