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穷通理,幽居不误身。
清流梳石发,远雾着山巾。
竹上僧留偈,庭前鹤近人。
科头坐终日,吾自爱吾真。
自得穷通理,幽居不误身。
清流梳石发,远雾着山巾。
竹上僧留偈,庭前鹤近人。
科头坐终日,吾自爱吾真。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幽居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深居简出的生活情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内心世界。首句“自得穷通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理的深刻领悟,即使身处困境也能自得其乐。接下来的“幽居不误身”强调了这种隐居生活的正确选择,认为它并未妨碍自我。
“清流梳石发,远雾着山巾”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清流和石发相映,暗示诗人心境如水般清澈,山巾被远雾笼罩,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诗人仿佛在自然中洗涤心灵,与世无争。
“竹上僧留偈,庭前鹤近人”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僧人在竹上留下禅语,而仙鹤则悠然接近,显示出诗人与高洁之士的交往以及内心的平和。
最后两句“科头坐终日,吾自爱吾真”揭示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他整日光头席地而坐,享受着真实的自我,表达了对内心纯真的珍视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生活,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去家路五千,闻见颇有异。
四月冰不澌,八月霜满地。
地北寒自多,推天固有意。
胡为冰雪中,忽闻震雷厉。
忆昨拨残灯,拥衾读遗史。
窦窍忽悲鸣,如匣出虎兕。
顾门慎扊扅,拣絮覆两子。
雷声震屋尘,电光烛窗纸。
畏寒我无眠,檐瀑喧未已。
虚枕不成寐,暗室光忽紫。
天又东南倾,地复西北圮。
巨响自何来,副坼邻树圮。
两子梦中惊,抱母啼不止。
一夜如海行,洪涛打船底。
临晨起开门,门被滕六砌。
璀璨成玉京,迷茫失天际。
滑澾阻我行,满地琳琅碎。
敝裘典未归,乌金贵难贳。
嗟嗟九月中,景象竟如是。
遥想冬深时,凛冽复何似。
昔闻寒时雷,动蛰蛇俱死。
蛇死不伤人,毒去我所喜。
唯彼秋奇寒,半生未见此。
矫首逐南鸿,哀鸣望乡里。
《九月廿一夜震霆大雪因述长句》【清·戴梓】去家路五千,闻见颇有异。四月冰不澌,八月霜满地。地北寒自多,推天固有意。胡为冰雪中,忽闻震雷厉。忆昨拨残灯,拥衾读遗史。窦窍忽悲鸣,如匣出虎兕。顾门慎扊扅,拣絮覆两子。雷声震屋尘,电光烛窗纸。畏寒我无眠,檐瀑喧未已。虚枕不成寐,暗室光忽紫。天又东南倾,地复西北圮。巨响自何来,副坼邻树圮。两子梦中惊,抱母啼不止。一夜如海行,洪涛打船底。临晨起开门,门被滕六砌。璀璨成玉京,迷茫失天际。滑澾阻我行,满地琳琅碎。敝裘典未归,乌金贵难贳。嗟嗟九月中,景象竟如是。遥想冬深时,凛冽复何似。昔闻寒时雷,动蛰蛇俱死。蛇死不伤人,毒去我所喜。唯彼秋奇寒,半生未见此。矫首逐南鸿,哀鸣望乡里。
https://shici.929r.com/shici/n7JGmN6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