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
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
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军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征战异族时的情形与心态。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在险恶之地依旧能够开疆拓土、建立功业的赞美。这里,“七纵七擒”形象生动,传递了一种军队严密有序的氛围。
“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则透露出诗人对英雄人物不仅能够统御边疆民族,而且还能在内忧外患中保持警觉,时刻准备着手中的剑,以应对各种威胁。这里,“磨一剑”暗示了英雄的坚韧与准备。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两句描绘了一种边塞地貌和战争气氛,"树尽低铜柱"形象化地表达了边疆之地的荒凉与坚固,而"潮常沸火山"则展现出一种激烈冲突的场景,似乎火山的喷发成为了战争激战的一种比喻。
“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这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功业永垂不朽和个人荣誉的期望。“麟阁”象征着极高的地位,“及瓜还”则传递了一种希望英雄能够凯旋而归的美好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边塞战事的壮观场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崇敬之情。
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
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
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
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
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
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
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
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
东来春色变层阴,甘霈前符望岁心。
云叶乍惊重础润,土膏先过一犁深。
皇慈已浃流根泽,芳节殊非贯序霖。
忽枉新篇真寡和,鼻声衰浊费长吟。
西域流根远,中都属赏偏。
初无可并色,竟不许胜妍。
薄暝霞烘烂,平明露濯鲜。
长衾绣作地,密帐锦为天。
浅影才欹槛,横柯欲照筵。
愁心随落处,醉眼著繁边。
的的誇妆靓,番番恃笑嫣。
何尝见兰媚,要是掩樱然。
艳足非他誉,香轻且近传。
所嗟名后出,遗载楚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