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春色变层阴,甘霈前符望岁心。
云叶乍惊重础润,土膏先过一犁深。
皇慈已浃流根泽,芳节殊非贯序霖。
忽枉新篇真寡和,鼻声衰浊费长吟。
东来春色变层阴,甘霈前符望岁心。
云叶乍惊重础润,土膏先过一犁深。
皇慈已浃流根泽,芳节殊非贯序霖。
忽枉新篇真寡和,鼻声衰浊费长吟。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天气变化带来的细雨给大地带来生机与滋润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东来春色变层阴”一句,设置了一幅春日多云、气候温和的画面。“甘霈前符望岁心”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春雨如约,如同吉祥预兆一般,满怀期待地迎接新的一年。
“云叶乍惊重础润”、“土膏先过一犁深”两句,生动描绘了细雨滋润大地的过程,云层变幻、雨水浸透,直至土壤深处,彰显了春天生命力与生长的强烈气息。
“皇慈已浃流根泽”一句,以“皇慈”比喻春雨之恩惠,如同皇帝的仁慈普及万物,润泽无声地滋养着大自然。“芳节殊非贯序霖”则强调了这种春雨与其他季节的雨水不同,它是特别为生长周期而来的美好时节。
最后,“忽枉新篇真寡和”、“鼻声衰浊费长吟”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景象,不禁提笔欲写,但又觉得平庸之词难以完全传达出心中的喜悦与美感,只能是短暂地叹息、低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以及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履儿年十三,方读左公书。
左公非异人,衰周一大儒。
其书主一敬,不敬辄叹吁。
祸福有两途,敬则福有馀。
不敬即招祸,此言良不诬。
被发一祭野,百年为戎居。
宋灾一罪己,勃兴已庶乎。
敬为礼之干,惟敬乃良图。
坐立汝皆敬,道已在汝躯。
汝能听吾言,福自人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