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严堂吊子陵,布衣携手远相迎。
乍亲冠盖谈谐少,久住林泉骨自清。
正好辛勤缘齿少,最难遭遇是时平。
李频乡党玄英裔,皆合工诗取盛名。
偶向严堂吊子陵,布衣携手远相迎。
乍亲冠盖谈谐少,久住林泉骨自清。
正好辛勤缘齿少,最难遭遇是时平。
李频乡党玄英裔,皆合工诗取盛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丁谓所作,题目为《赠方江二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严子陵和方江二君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纯洁生活状态的向往。
"偶向严堂吊子陵,布衣携手远相迎。"
这里描绘了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情景,诗人偶然前往严子陵所居之处,与其穿着简朴之服,携手从远方来到,表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乍亲冠盖谈谐少,久住林泉骨自清。"
诗人通过“乍亲冠盖”表达了与严子陵之间的亲密交流,以及他们共同讨论文学艺术之事。"久住林泉"则说明了严子陵长期居住在自然环境中,这种生活使得他的心灵变得异常清澈。
"正好辛勤缘齿少,最难遭遇是时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珍惜,以及这样的相遇在平凡的岁月中是多么不易。
"李频乡党玄英裔,皆合工诗取盛名。"
这里提到的“李频”和“方江二君”都可能指的是当时有才华的文人,他们的文学才能均已声名远扬,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深情赞美,以及对于清净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之士的尊重与仰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追求纯粹文学创作和高尚品格的愿望。
稽首孟夫子,万古道学宗。
七篇溯源流,乃与洙泗通。
义利王伯辨,日星丽苍穹。
拳拳救世心,绩视禹稷同。
早年事咿唔,童子呫哔功。
及兹咏圣涯,钻研愈无穷。
兹晨出祠下,瞻谒展敬恭。
巍巍泰山尊,恍若亲德容。
道术丧千载,异论方讻讻。
无由起夫子,为我摧其锋。
天理有至正,吾道惟大中。
叩公公不言,涕泪沾心胸。
九华之峰九十九,此语相传俗人口。
俗人眼浅见皮肤,焉测其中之所有?
我登华顶拂云雾,极目奇峰那有数?
巨壑中藏万玉林,大剑长枪攒武库。
有如智者深韬藏,复如淑女避谗妒。
闇然避世不求知,卑己尊人羞逞露。
何人不道九华奇,奇中之奇人未知。
我欲穷搜尽拈出,秘藏恐是天所私。
旋解诗囊旋收拾,脱颖露出锥参差。
从来题诗李白好,渠于此山亦潦草。
曾见王维画辋川,安得渠来拂纤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