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日南山见梅》
《九月十日南山见梅》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五斗留连首屡回,来寻南涧濯尘埃。

春风直恐渊明去,借与横斜对菊开。

(0)
翻译
我沉醉其中不愿离去,多次回头望向那五斗米的地方,
然后寻找那南方的山涧,想要洗净身上的尘埃。
注释
五斗:指五斗米,象征官场俸禄。
留连: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
首屡回:多次回头。
南涧:南方的山涧,隐居之处。
濯:洗涤。
尘埃:世俗的尘土,比喻世俗的烦恼。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生机和温暖。
直恐:深深担忧。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逸著称。
借与:借给,这里指让春风留住。
横斜:形容菊花的姿态。
对菊开:对着菊花开放,象征隐士的生活。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的作品。

第一首诗《五斗留连首屡回》以五斗米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留恋。"五斗留连首屡回"形象地写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频频回首,不愿离去。"来寻南涧濯尘埃"则描绘了诗人寻找清幽之地洗涤心灵的愿望。"春风直恐渊明去"一句,通过春风的温柔挽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般高洁人格的敬仰,希望春风吹拂也能让菊花盛开,仿佛陶渊明的灵魂再现。

第二首诗《九月十日南山见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九月十日南山见梅"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展现了在深秋时节,诗人意外在南山见到梅花开放的惊喜。在秋季本不应有梅开,但诗人却能发现,这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细节的热爱。此诗寓含着诗人对坚韧不屈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超凡脱俗之美的追求。

总的来说,两首诗都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高洁人格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悼袁特丘中丞四首·其一

凶信疑难定,书来始觉真。

十年师弟意,一旦古今人。

老死非所讳,因缘不可陈。

精魂何处觅,未易忆前身。

(0)

入山

半日峨眉道,扶筇意洒然。

片云飞绝壁,夜雨长流泉。

偶憩三生石,来探小洞天。

疏钟何处发,馀韵袅林烟。

(0)

送春

丽日红霞烂锦茵,浓和花气欲熏人。

声声鶗鴂催归急,止剩今朝一日春。

(0)

苍坞晚眺

古藤垂峭壁,坐久烟岚滴。

野寺隔林钟,夕阳牛背笛。

(0)

七夕杂诗仿曝书亭体·其二

西风不算清凉伞,南阮无多黄竹箱。

拥得桃笙背镫坐,月痕如水过东墙。

(0)

倚楼

远岫明楼角,扶疏草木幽。

坐来微雨歇,山气澹如秋。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