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叶少师归闽四首·其二》
《送叶少师归闽四首·其二》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天边纳履动星辰,再入中书再乞身。

山甫旧来饶补衮,任公何事早收纶。

风传宦路轻金注,业有仙岩一玉宸。

最是陛辞臣主意,直须良史巧摹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即将归隐的官员叶少师的深情送别。首句“天边纳履动星辰”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叶少师归隐时的场景,仿佛他的离去触动了天边的星辰,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接着,“再入中书再乞身”则点明了叶少师曾多次在朝廷任职,如今却选择再次请求退休,回归自然的生活。

“山甫旧来饶补衮”一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赞扬叶少师过去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如同补衮之臣一般,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任公何事早收纶”则以任公子的典故,暗示叶少师虽已功成名就,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隐,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高尚情操。

“风传宦路轻金注”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官场的讽刺,暗示叶少师对于权力和财富的淡漠态度,更凸显了他归隐的决心。“业有仙岩一玉宸”则赞美叶少师将归隐之地比作仙境,预示着他将在那里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最是陛辞臣主意,直须良史巧摹真”表达了对叶少师辞别皇帝时的庄重与深情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希望后世能公正记录这位贤臣的一生,留下真实而美好的历史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叶少师归隐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他对官场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送夏仲寅之桐城

山到淮西迤逦平,舒州遥对皖公城。

怜君岁晚之官去,似我年时捧檄行。

书卷更因为县废,诗篇浑要在朝清。

寿阳千载遗祠庙,为捋江萍一荐馨。

(0)

过扬州怀萧太守惟一二首·其二

二十四桥春水波,东风杨柳客船过。

关心往事成陈迹,照眼花枝奈老何。

狂客此时全错落,紫骝无状玉盘陀。

淡云芳草繁华地,不道游人感慨多。

(0)

过扬州怀萧太守惟一二首·其一

不到扬州四五年,凌风台观尚依然。

天晴锦树开千叶,雨过琼花耀八仙。

杜牧愁来春寂寂,何郎老去月娟娟。

风流太守今尘土,谁借缠腰十万钱。

(0)

己未除夕

四十今已过二年,明日又复岁华迁。

头颅种种见白发,生计落落仍青毡。

梅花乱开客愁里,云物长迷乡国边。

且可吟诗酌春酒,烂熳取醉东风前。

(0)

送翰撰唐小渔奉使册封就便省觐

词赋龙头客,公台鼎足家。

九天持使节,千里泛仙槎。

宝牒宗盟重,金符帝宠赊。

更谐将母愿,恩遣胜皇华。

(0)

送潮阳苏县尹

夜水藏蛟鳄,秋天卷瘴云。

田多陶令秫,石有大苏文。

巧宦诚为乐,修才况不群。

尚烦驱笔阵,时复张吾军。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