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汪主簿及茗源诸公》
《呈汪主簿及茗源诸公》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律诗

章甫公西愧点雩,断缨子路羡柴愚。

天知人弃终多福,道屈身伸赖读书。

有日官曹须忍耐,薰天声利尽欷歔。

行藏谩似琅琊客,采药深山日不虚。

(0)
翻译
章甫先生在西愧叹,像子路般羡慕柴夫的朴素智慧。
上天知道人世的遗弃,但他终究会多有福分,曲折的道路因读书而得以伸展。
未来某天官场中需学会忍耐,权势与声名带来的困扰令人叹息。
他的行为举止就像琅琊山的隐士,每日在深山采药,生活充实无虚度。
注释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表示尊敬。
愧点:惭愧、遗憾。
雩:古代求雨的祭祀活动。
柴愚:指柴夫的质朴智慧。
天知:上天的眷顾。
人弃:世人忽视。
道屈身伸:道路坎坷,但身心得以伸展。
读书: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官曹:官府或官场。
忍耐:耐心承受。
薰天声利:权势和名声。
欷歔:叹息。
行藏:行为和隐藏,指人的处世方式。
琅琊客:琅琊山的隐士。
采药:隐居山林,采集草药。
日不虚:每天都有收获,生活充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呈汪主簿及茗源诸公》,通过对章甫公和子路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运用,表达了诗人的处世哲学和个人志向。首句“章甫公西愧点雩”可能指的是孔子在鲁国雩祭时,因未能得到足够的尊重而感到遗憾,暗寓了对现实处境的感慨。次句“断缨子路羡柴愚”借用了子路割席断缨的故事,表达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天知人弃终多福,道屈身伸赖读书”这两句强调了内心的坚韧与信念,认为尽管遭人误解或排挤,但只要坚守道义,通过读书提升自我,最终会收获幸福。接下来,“有日官曹须忍耐,薰天声利尽欷歔”劝告朋友在官场中要能忍受暂时的挫折,对于权势和声名的追求不必过于执着,流露出对浮华世态的叹息。

最后两句“行藏谩似琅琊客,采药深山日不虚”以琅琊山隐士自比,表达了诗人愿意远离尘嚣,在深山采药,过着充实而宁静的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道义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题斋壁三首·其三

一棹秋风去已迟,钓竿恐失野人期。

朝回补睡寻幽梦,客去偷闲练近诗。

浮世本知缘苦薄,颓龄已与志俱衰。

平生所慕孤山老,剩欲怀茶奠旧祠。

(0)

腊月十九日午睡觉复酣卧至晚戏作

枕痕著面眼芒羊,欲起元无抵死忙。

拥被却寻初断梦,掩屏重拨欲残香。

雪云虽散寒犹紧,春意将回昼已长。

老去此身无著处,华胥真恐是吾乡。

(0)

秋光

小圃秋光泼眼来,老人凭几兴悠哉。

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背开。

雨足疏篱引荒蔓,人稀幽径长新苔。

贫家灶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回。

(0)

春晚书村落间事

千古会稽城,闾阎乐太平。

丰年观米价,霁色听禽声。

俗俭憎浮侈,民淳力钓耕。

豳诗有七月,字字要躬行。

(0)

贫病

穷愁病思两茫茫,衰发元知合变霜。

酒要解酲犹有策,食求祝噎更无方。

凋零坐上亲朋少,寂寞人间岁月长。

默计有时还自幸,幼安垂老始归乡。

(0)

夜赋

老人不食觉魂清,恍若身游白玉京。

夜静月惊林鹊起,水凉风飐露荷倾。

昏灯一点窥孤梦,画角三终转五更。

欲醉海山还懒去,且携羽扇憩青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