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仲咸杏花三绝句·其三》
《和仲咸杏花三绝句·其三》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老去对花多感叹,春来耽酒少康宁。

也知此事终无益,免被渔人笑独醒。

(0)
翻译
年老时对花朵常常感慨万分,春天来临却沉迷饮酒少有安宁。
我也明白这样的行为终究没有好处,只为了不被渔夫嘲笑独自清醒。
注释
老去:年老。
对花:对着花朵。
感叹:感慨。
春来:春天来临。
耽酒:沉迷饮酒。
少康宁:少有安宁。
也知:也明白。
此事:这种行为。
终无益:终究没有好处。
免:只为了。
被渔人:被渔夫。
笑:嘲笑。
独醒:独自清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和仲咸杏花三绝句(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时的感慨与自嘲。

"老去对花多感叹"一句,通过“老去”二字,表明诗人已步入暮年,对于周遭的花朵感到特别的留恋和感伤。这里的“花”,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也象征着生命中易逝的事物。

紧接着"春来耽酒少康宁"一句,诗人在春天到来之际,选择了借酒浇愁,以此来寻求片刻的心灵慰藉。这里的“耽酒”,表现出诗人的某种逃避现实的行为,而“少康宁”则透露出这种方式带来的安宁是短暂和有限的。

"也知此事终无益,免被渔人笑独醒"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和反思。诗人明确知道沉溺于酒精或美好事物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做法“终无益”。而“免被渔人笑独醒”,则是诗人担心如果过度沉迷,可能会成为他人的笑柄,如同古代寓言中的渔人,对世间的醉生梦死视若罔然。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和自我行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命无常、岁月匆匆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题县八景·其七丘林梅月

独爱梅林月,枝头挂夕晖。

香魂如有约,皓魄意忘归。

疏影横斜浅,寒光掩映微。

折来无可赠,天上古人稀。

(0)

灯夕赴洪紫云郡守园亭之招

三城已奏三春乐,五夜还追五马欢。

徐榻久悬高谊在,习池真许醉游看。

林间燕雀千声入,灯下鱼龙万舞攒。

公暇更多求瘼意,野谈容易使君欢。

(0)

为黎瑞生题其先世画龙

蜿蜓霖雾里,鳞甲转分明。

柱下真人气,云间小陆名。

书堂吟片玉,剑匣□双精。

自是荀家物,谁能为点睛。

(0)

夜泊池口

江长鼓棹重逡巡,向晚维舟曲水滨。

物色他乡新俗眼,风光何地不娱人。

暂邀池口三更月,一入长安万斛尘。

怪杀渔歌喧未已,偏从吾辈傲投纶。

(0)

二十九日途中偶成

满望烟霞望欲迷,横天寒色正凄凄。

家家爆竹送残腊,处处村人归旧蹊。

独有英雄催上道,偏随新柳历前堤。

平夷不叱王尊驭,四面春风衬马蹄。

(0)

过常德杨侍御留饮曹郡伯在坐旋别去有稚童跪送于郊不知谁氏子也

半载梦频频,重逢意转亲。

昔为北道主,今作南来宾。

父老谈时事,儿童恋旧人。

苍茫又别去,何处不萦神。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