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泊池口》
《夜泊池口》全文
明 / 苏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江长鼓棹重逡巡,向晚维舟曲水滨。

物色他乡新俗眼,风光何地不娱人。

暂邀池口三更月,一入长安万斛尘。

怪杀渔歌喧未已,偏从吾辈傲投纶。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苏升的《夜泊池口》,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池口停船时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首句“江长鼓棹重逡巡”,以“江长”点出地点,以“鼓棹”描绘行舟之状,一个“重”字则透露出诗人对沿途景色的反复欣赏之情。“逡巡”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缓缓前行、细细品味的悠闲姿态。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舟行江上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向晚维舟曲水滨”一句,将时间推进至傍晚,诗人将船停靠在弯曲的水边,静观夕阳西下,晚霞映照水面的景象。这里的“维舟”不仅指实际的动作,也暗含了诗人暂时放下舟行,选择停留的决定,体现了他对眼前景致的深深喜爱。

“物色他乡新俗眼,风光何地不娱人。”这两句是对周围环境的赞叹。诗人以“新俗眼”形容自己对异乡景色的新鲜感受,表达了对不同地域风光的欣赏和好奇。接着,“风光何地不娱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这种观点既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表达。

“暂邀池口三更月,一入长安万斛尘。”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都市生活的不同感受。在池口,诗人邀请三更的明月共度时光,享受宁静与纯净;而一旦进入繁华的长安,便仿佛踏入了充满尘嚣与纷扰的万斛尘埃之中。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之美的珍贵,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怪杀渔歌喧未已,偏从吾辈傲投纶。”这两句以渔歌的喧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诗人也能保持自我,甚至以“傲投纶”的姿态,展现出一种自信与洒脱。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乐的追求,也体现了其面对世俗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停泊于池口的宁静画面,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苏升
朝代:明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猜你喜欢

朝阳穿破衲赞

断线无蹊,折针缺鼻。提得完全,金乌西坠。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七十六

庾岭春归,溪梅早知。

雪破寒英,一点半点,月横疏影,三枝两枝。

未放高楼吹笛,且听茆舍吟诗。

十分潇洒,一段清奇。

将谓黄梅消息绝,暗香犹有好风吹。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七十二

旱地奔雷,青天撒雨。六户不扃,龙无龙句。

田地稳密底死汗迸流,妙用纵横底寒毛卓竖。

万别千差透密机,撼动憨眠拄杖子。

拄杖子喏,老老大大。百念灰寒,因甚被人唆使。

只向道,四皓出商山,汉业归明主。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五十八

尊贵中来,报土无差。琼琚庭院,锦绣楼台。

何似灵山听法华,联镳稳驾白牛车。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三

佛垄开炉,寒灰死火。拨著星儿,弥天罪过。

笑倒嵩山破灶堕。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六十七

久病脚力衰,婴儿学移步。

丧尽目前机,辩得麈中主。鼻直眼横,皮穿骨露。

驴不成兮马不成,且无描摸处。赚杀僧繇吴道子。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