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遥夜迟眠替夙兴,细听墙角打风棱。

白灰未冷已无火,红烬欲残犹有灯。

天做雪时先自雨,水通潮处可曾冰。

有诗只些孤山月,不恨梅花唤不应。

(0)
鉴赏

这首诗《即事》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独特氛围与诗人内心的独白。

首联“遥夜迟眠替夙兴,细听墙角打风棱”,开篇便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略显孤寂的夜晚场景。诗人难以入眠,辗转反侧,只能静静地倾听窗外风吹过墙角的声音,仿佛在与自然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运用了“遥夜”、“迟眠”、“夙兴”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夜晚的漫长与诗人的内心状态。

颔联“白灰未冷已无火,红烬欲残犹有灯”,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情景。白灰尚未冷却,暗示着刚刚熄灭的炉火,而红烬虽将燃尽,但仍有灯火相伴。这一联通过对比,表现了夜晚的寒冷与温暖并存,既有生活的艰辛,也有对光明的渴望和坚持。

颈联“天做雪时先自雨,水通潮处可曾冰”,则转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诗人注意到天空在下雪之前先下雨,水道在涨潮时并未结冰,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人生世事的哲思——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按常理出牌,有时需要逆境中寻找生机,有时又需顺应自然规律。

尾联“有诗只些孤山月,不恨梅花唤不应”,以诗人的自我反思结束全诗。他提到自己只有诗歌相伴,如同孤山之月,虽然孤独,却能照亮前行的道路。同时,他并不因梅花未应呼唤而感到遗憾,或许是在暗示即使无人理解,也要坚守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孤独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和庆长怀麻阳叔二诗·其一

旧雪才追送,新梅又作繁。

欣逢上林雁,聊免管城冠。

酒债多多在,诗盟久久寒。

忽思十年事,有枕不能安。

(0)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其一

孝庙深知己,今皇正宰官。

一言能定国,二圣得重欢。

立节山相似,容人海未宽。

至今死诸葛,虏使胆犹寒。

(0)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其三

柏府公峨豸,荆溪我把麾。

闻风无半面,折简两相知。

偕掾胶投漆,分襟云与泥。

楼成扁山浦,洒泪欠题诗。

(0)

辛卯五月送丘宗卿太博出守秀州二首·其二

老矣渠怜我,超然我爱渠。

论诗春雨夜,解手藕花初。

梦只江湖去,情知伎俩疏。

未应五马贵,不寄一行书。

(0)

张几仲侍郎挽词三首·其三

京口连沧观,洪都孺子亭。

飞觞回落月,洒笔湿寒星。

别去长离索,归来遽杳冥。

知公喜侬句,五字酹英灵。

(0)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其一

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

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

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

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