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塔千峰外,幽堂万树前。
山光浮月上,钟籁与风旋。
室静沈虚响,炉温澹细烟。
余怀迷佛谛,宵梦与谁悬。
孤塔千峰外,幽堂万树前。
山光浮月上,钟籁与风旋。
室静沈虚响,炉温澹细烟。
余怀迷佛谛,宵梦与谁悬。
这首清代罗运崃的《宿归宗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寺夜景。首句“孤塔千峰外”以孤塔矗立于崇山峻岭之外,展现出寺庙的孤独与高耸,也暗示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所在。次句“幽堂万树前”则描绘了寺庙四周被茂密的树林环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山光浮月上”写月光洒在山峦之上,仿佛与山色融为一体,增添了夜晚的诗意。接着,“钟籁与风旋”描绘了寺庙钟声随风飘荡,与自然和谐共鸣,进一步渲染了禅意的氛围。
室内部分,“室静沈虚响”表现了寂静的环境中,声音显得格外清晰,可能是僧人诵经或风声穿过空洞的回响。“炉温澹细烟”则描绘了香炉中轻烟袅袅,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平静和禅定。
最后两句“余怀迷佛谛,宵梦与谁悬”表达了诗人沉浸在佛理之中,夜深人静时,他的思绪与梦境都与佛法相牵连,流露出对佛法的深深思索和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