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济宁李一山所藏唐拓武梁祠画像》
《题济宁李一山所藏唐拓武梁祠画像》全文
清 / 郑孝胥   形式: 古风

唐拓旧传李氏本,荆川父子留私篆。

国初鉴赏得朱查,武梁祠像名初显。

衎斋秘藏凡几载,旋入扬州玲珑馆。

佩兮割爱遗汪君,转赠秋盦意殊款。

秋盦嘉祥获遗石,重立武祠抉幽隐。

前后石室文益多,载籍未收剔苔藓。

殷勤持此寄覃溪,好古天教福双眼。

尽资两汉记金石,辨證详明助新纂。

猿叟赋诗石洲继,道光季年事非远。

济宁李氏久失之,宝物何缘出京辇。

十四图才存十一,馀烬居然脱兵燹。

流传先后粗可稽,题跋如林幸无损。

李君自序具颠末,时士续咏见盛晚。

老夫敛笔复何云,聊快任城璧终返。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的诗人郑孝胥对中国古代文物——唐拓武梁祠画像的赞美和感慨。诗中提到,这幅拓本最初由李氏家族珍藏,后来经过荆川父子的收藏,并在国初时期被朱查鉴赏,从而名声大噪。画卷辗转落入扬州玲珑馆,最终被汪君获得,又转赠给秋盦,体现出其辗转流落的历史轨迹。

秋盦得到后,对这块珍贵的石刻进行了修复,并用于重立武梁祠,揭示了其中的深藏不露。画像上的文字增多,尽管有些文献还未清理干净,但其历史价值得以显现。诗人将拓本寄予覃溪,希望他能以古为乐,同时这些资料也丰富了两汉金石的研究。

诗中还提及了画像的流传过程,虽然历经战火,但仍有一部分保存下来。李氏家族曾失去它,令人疑惑为何能从京城流出。尽管只有部分图像留存,但题跋众多,损失不大。李君详细记录了拓本的来龙去脉,而当时的文人墨客也纷纷作诗赞颂,显示了其在文化界的盛况。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无更多言辞,只是为任城(济宁)的瑰宝能够回归而感到欣慰。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品的敬仰,以及对文物传承的感慨。

作者介绍

郑孝胥
朝代:清   籍贯:中国福建省闽侯县   生辰:1860年5月2日——1938年

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猜你喜欢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一

二老毫端一滴曹,唤醒䆿语没忉忉。

更无慧可安身处,作么当时立得牢。

(0)

乙巳三月出湖口占·其一

几朝花片落书奁,未信春光已属厌。

猛省清明今日是,家家青柳压朱檐。

(0)

浮丘祠

青天志欲骑长虹,半生双眼四海空。

题诗远寄广成子,笔力万仞摇崆峒。

前年鹤背乘天风,翻然回首江之东。

束书归隐黄山中,山中偶遇浮丘翁。

人生寰宇总过客,呼酒浇愁醉李白。

十亩耕云种紫芝,酣歌击石嫌春窄。

招浮丘,乾坤到处堪遨游。

丈夫有志身徇国,逢时无意干封侯。

皇天恩泽盈遐陬,忍视吴楚森戈矛。

黄金白璧岂足尚,我爱文章有官样。

长篇欲向庵壁题,凭陵豪气三千丈。

住庵道人请书壁,秃毫轰雷停不得。

飞香洒雪淋漓湿,一夜寒风瘦蛟泣。

(0)

谒岳王坟

我来拜谒岳王坟,松柏苍苍上宿云。

臣子报君终一死,权奸卖国欲中分。

鹰扬当日谁能及,雁叫中原不可闻。

石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忆将军。

(0)

南枝开北枝未开

山北云衣裹萼红,山南莫恨雪乘风。

眼前开谢人心别,醉里吟哦我辈同。

春意收香归鼎实,月梢留影印阶空。

诸君行试调羹手,来岁花边独钓翁。

(0)

芙蓉峰

芙蓉秀插最高峰,上有仙台近碧空。

不惮攀萝登绝顶,俯看尘世一樊笼。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