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映林林掩水,隐约扁舟没葭苇。
一往离披薮愈深,水复林重凡几里。
孤亭瘦塔常在望,再转三回犹可指。
豁然人意与云平,疑有秋声撇波起。
水光映林林掩水,隐约扁舟没葭苇。
一往离披薮愈深,水复林重凡几里。
孤亭瘦塔常在望,再转三回犹可指。
豁然人意与云平,疑有秋声撇波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历湖泽湿地的情景。首句“水光映林林掩水”写出了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树林,而树林又部分遮挡了水面,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接着,“隐约扁舟没葭苇”描绘了小舟在芦苇丛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感。
“一往离披薮愈深,水复林重凡几里”进一步描绘了深入湿地后,水和林木愈发密集,路径难寻,暗示了旅程的探险意味。诗人通过“孤亭瘦塔常在望,再转三回犹可指”,表达了对远处孤立的亭塔的遥望,以及对前行方向的指引。
最后两句“豁然人意与云平,疑有秋声撇波起”则传达出诗人的心境开阔,仿佛与天际齐平,同时似乎听到秋风吹过湖面的声音,给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诗意。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闲适而又略带探索之趣的情感。
鞦韆墙外道。为佳人凝妆,黛蛾羞扫。
采绿汀州,半李婚桃嫁,燕莺频报。
病损腰支,应懒斗、罗裙芳草。
往事销魂,谁挽青春,教伊年少。金缕秋娘歌了。
听翠笛声中,几多情调。
莫是东风,到有时才尽,剪刀难巧。
劝酒光阴,空泪眼、当筵残照。
第一相思无奈,樊姬俊小。
湿阴冱、云迷野渡,雾隐村市。
愁听渔舟远笛,情牵驿路离思。
乍落叶、飘摇风暗起,扫门巷、转误童稚。
念时节番番去何许,经冬客怀滞。容易。
镜中鬓影憔悴。想水驿山程行久,往事难再记。
对似旧青衫,空自凝睇。归期漫计。
尽客舟、来往当门流水。十七年来烟波里。
移家惯、宛同转蚁。探芳信、墙阴花共蕊。
任春去、荡逐天涯,且放浪,年年稳醉金尊里。
残月窥尊,冻云沈笛,况是天涯庭院。
烛泪红深,枕棉香薄,伤心画谯清点。
伴梦短梅花冷,幺禽语春怨。玉容远。
也应怜、杜郎落拓,悲锦瑟弦柱,暗惊泪染。
宛转碧淞潮,共垂杨、萦恨难剪。
凤纸题残,奈云边、珠佩声断。
拌尘销鬓绿,万一跨鸾低见。
乌鹊惊寒,营门月静军鼓。
笑宽金甲理龙韬,剑影摇双炬。梦醒关河尚阻。
听鸡声、中宵自舞。星辰满地,刁斗无哗,十年征戍。
警枕欹残,边尘积鬓添霜缕。
红莲宾客更风流,倚盾吟秋树。何处琵琶怨语。
最愁人、沙场夜雨。空庭捲雪,帐殿嬉春,铙歌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