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背阴铺·其二》
《过背阴铺·其二》全文
清 / 缪公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石径白皑皑,车轮碾翠苔。

路从山脚断,屋向树头开。

峰影连窗暗,岚光扑面来。

何当一栖息,曳屐暂徘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间行旅图景。首句“石径白皑皑”以雪后初晴的景象开篇,石径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雪,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接着,“车轮碾翠苔”一句巧妙地将车辆行驶与翠绿的苔藓联系起来,既展现了行旅的动态美,又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机。

“路从山脚断,屋向树头开”两句,通过“断”与“开”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直至消失在山脚,而远处的房屋则仿佛从树梢中生长出来,隐匿于葱郁的树林之中,展现出山居生活的独特风貌和宁静和谐的环境。

“峰影连窗暗,岚光扑面来”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神秘与幽深。山峰的阴影与窗户相连,暗示了光线的微妙变化,而“岚光扑面来”则生动地描绘了山岚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光影效果,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神秘的感觉。

最后,“何当一栖息,曳屐暂徘徊”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林的向往与留恋之情。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暂时停留,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细腻入微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缪公恩
朝代:清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夜闻子规

子规小鸟自呼名,啼罢江楼巳四更。

枕上梦回犹是客,谁能不起故园情。

(0)

春雁

即怜鸿雁不相违,每到青春见尔归。

独夜高鸣乘吹远,九霄联影入云微。

上林羽猎终多事,北海风烟自可依。

矰缴虞罗满天下,此身那得共翻飞。

(0)

易州有本亭作

槛泉绕西麓,危亭屹东峙。

飞甍晃晴晕,洄光泛朝紫。

有本斯著名,长源曷窥涘。

步屧直方丈,仰天几尺咫。

静听声琮琤,渴饮味甘旨。

遥岑拥螺秀,丰草叠茵靡。

孤花剩馀春,双鹂弄清徵。

来麰捧青胎,芍药吐红嘴。

隔岸唤游人,投竿钓鲜鲤。

遗祀窈而深,狎客坐还起。

眷兹非通衢,歘然变芳市。

骈阗车马喧,斗辏珍奇聚。

远人竞趁墟,乡氓崇恤祀。

肴蔬分饤饾,菁芳事包匦。

吾侪本霄汉,载拜向堂戺。

祝釐信无益,祈报剩有理。

香雾拂轻罗,鸣钟度疏绮。

公暇还自由,兴来不妨止。

临流濯缨绅,驯墙阅桃李。

羽士写高情,春盘荐芳芷。

鸿鹄九天上,风月一壶里。

竹马何翩然,杖屦聿萃只。

和气盎郊原,风光烨涂里。

云雷空万变,天地第一指。

相看笑口开,不觉尘缘弭。

愚泉意殊薄,兰亭乐堪拟。

曲水泛流觞,岸巾更曳履。

世态任低昂,文武自张弛。

伊昔怀二难,于今兼四美。

欢剧忘促席,交心戒曲几。

畏途水泛舟,流光磨旋蚁。

驱策以相从,奋励从此始。

业绪肆刮劘,荒茸冀芟薙。

晤言抽新贯,独行出素履。

廛市纷其门,心田止于水。

古人有荆轲,当时眇生死。

慷慨非中庸,龌龊耻馀子。

(0)

赠黄山人游五岳

五岳分五方,回薄凌穹苍。

遥从太极判,秀色新如常。

中藏古仙人,玉貌无凋伤。

日月掩灵洞,云霞封石床。

黄公有高标,拔俗心飞扬。

耻随家鹜食,思与烟鸾翔。

同天不相知,投契在短章。

青鸟昨日来,报予渡江湘。

涉历遍九州,跻攀览遐荒。

天游扪群峰,虹度窥石梁。

仆本餐霞人,闻之悦肝肠。

但恐阴阳移,人命如朝霜。

何不早辞家,驾鸿鞭紫凰。

四岳倘归来,嵩丘是吾乡。

若采三花树,行随白鹿傍。

(0)

初署院印

霞明禁苑日初升,遥望龙墀虎拜兴。

职业乍纡方寸印,官衔仍是一条冰。

槐厅吏散清阴合,柳院莺啼淑气蒸。

文武衣冠多旧识,贺门欢宴酒如渑。

(0)

访吉中舍

幽居长伴鹤为双,壮志年来未肯降。

我亦何心走尘土,南山青爱映书窗。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