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吕少蒙蚕市》
《和吕少蒙蚕市》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何处青衣旧俗酣,峨嵋东畔蜀江南。

从来岁首争为市,大半民间已不蚕。

几日笙歌常继烛,晚春桃李尚仍蓝。

嬉游果获神明助,太守虽贫亦荠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蚕市的热闹景象与民俗风情。首句“何处青衣旧俗酣”,以“青衣”代指蚕妇,暗示蚕市是她们的传统节日,她们在此尽情欢庆。接着“峨嵋东畔蜀江南”,点明地点在四川地区,靠近峨嵋山脉,江水边,营造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从来岁首争为市,大半民间已不蚕。”描述了蚕市作为新年伊始的重要活动,不仅商家争相参与,民间也早早开始了准备,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与希望。这里通过“不蚕”一词,巧妙地将蚕市与传统农事活动联系起来,体现了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

“几日笙歌常继烛,晚春桃李尚仍蓝。”这两句描绘了蚕市期间的欢乐场景。夜晚的烛光与白天的音乐交织在一起,直到深夜,晚春时节的桃李依然绽放,色彩斑斓,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繁荣。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增强了节日氛围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嬉游果获神明助,太守虽贫亦荠甘。”表达了对蚕市活动的祝福与赞美。认为神明保佑了这场盛会,使得人们能够尽情享受,即使太守(地方行政长官)生活清贫,也感到满足与快乐。这一句体现了对官员勤政爱民、与民同乐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蚕市的独特魅力,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还蕴含了对农业、自然、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辛未生日志感·其二

欣偿夙愿历深山,自在寻吟暮雨湾。

权勇不矜心坦荡,猛宽相济语雍娴。

三灾恰共黎番苦,二端平分水月间。

审处熟思凭一己,几回搓手怅维艰。

(0)

除夕

欲与民更始,胥将旧染除。

一年终此夕,万户贴新符。

老去心犹壮,春来病欲苏。

天教能健饭,不必到澎湖。

(0)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二

南郊东转路丫叉,斜日缘成到法华。

暂得托身无上地,小西天外见昙花。

(0)

澎湖·其一

海上三山未渺茫,竹湾花屿郁苍苍。

白沙赤嵌红毛地,绿苇黄鱼紫蟹庄。

仰首但观天咫尺,称名食在水中央。

古今多少沧桑客,留得残云映夕阳。

(0)

宁靖王墓

周道不复振,晋郑岂堪依。

剧来要荒外,聊思效采薇。

神圣膺天统,薄海播恩威。

楼船忽飞渡,原野蔽龙旂。

降藩知顺命,逝将安适归。

爱此数茎发,讴吟自叹欷。

苍天为之变,白日敛其晖。

哀哉殉主难,从容有五妃。

(0)

东宁春兴六首·其六

晓来无事步閒庭,花草当阶任意生。

梅树犹开海外地,春风不落世中情。

烟迷傀儡生番社,苔掩贺兰旧瓦城。

壮志磋磨还未减,举头万里见云情。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