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厌虫》
《厌虫》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月出松坞明,露下莲塘清。

今宵好风色,独绕林下行。

百虫尔胡为,啧啧饶秋声。

求静不能得,我诗何由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ànchóng
sòng / wéntóng

yuèchūsōngmíngxiàliántángqīng

jīnxiāohǎofēngràolínxiàxíng

bǎichóngěrwèiráoqiūshēng

qiújìngnéngshīyóuchéng

注释
月:月亮。
出:升起。
松坞:松树林。
明:明亮。
露:露水。
下:落下。
莲塘:莲花池塘。
清:清澈。
今宵:今夜。
好:美好。
风色:风景。
独:独自。
绕:环绕。
林下:树林中。
行:行走。
百虫:各种昆虫。
尔:你,这里指代昆虫们。
胡为:为什么。
啧啧:拟声词,形容虫鸣。
饶:多。
求:寻求。
静:宁静。
不能得:无法得到。
何由:如何。
成:完成。
翻译
月亮从松林后升起,照亮了莲花池塘。
今夜的风景如此宜人,我独自在树林中漫步。
众多小虫为何发出嘈杂声,秋天的鸣叫格外响亮。
我追求宁静却无法得到,我的诗又如何能完成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月明中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却又感到困扰的状态。开篇"月出松坞明,露下莲塘清"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在明亮月光和清凉露水中的自然场景。

接下来的"今宵好风色,独绕林下行"表达了诗人对这宁静夜晚的喜爱,以及他独自漫步于林间的情形。这里的"好风色"不仅指的是外在环境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然而,紧接着的"百虫尔胡为,啧啧饶秋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百虫"指各种昆虫,而它们的鸣叫声("啧啧")成为了诗人难以平静的心灵所感受到的干扰。这也许是因为夜晚的环境使得这些声音更加清晰,也可能是诗人的心境过于敏感。

最后两句"求静不能得,我诗何由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困惑。他渴望内心的宁静,却因为周围的声音无法达到,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创作状态。这里的"我诗"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作品,而"何由成"则是在问,他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中,如何能够写出好诗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感受的真实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与创作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

相失值氛烟,才应掌上年。

久离惊貌长,多难喜身全。

比信尚书重,如威太守怜。

满庭看玉树,更有一枝连。

(0)

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

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

影孤长不出,行道在寒云。

(0)

送范律师往果州

终南千古后,独尔继卿名。

离障非今日,脩因是几生。

乱峰寒影暮,深涧野流清。

远客归心苦,难为此别情。

(0)

山中寄王员外

为问幽兰桂,空山复若何。

芬芳终有分,采折更谁过。

望在轩阶近,恩沾雨露多。

移居傥得地,长愿接琼柯。

(0)

唐大飨拜洛乐章.归和

调云阕兮神座兴,骖云驾兮俨将升。

腾绛霄兮垂景祜,翘丹恳兮荷休徵。

(0)

汤周山

汤周二大仙,庐此得升天。

风俗因兴庙,春秋不记年。

锦云张紫盖,琴溜泻鸣泉。

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