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林纤月落·其一》
《风林纤月落·其一》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瑟瑟残规吐,泠泠小籁吹。

偶然低远碧,恰好透疏枝。

罥藻勾萝去,笼烟压露垂。

归樵与去艇,处处杜陵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风林中的月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之美。

首句“瑟瑟残规吐”,以拟声词“瑟瑟”形容风吹过林梢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夜晚微风拂过的情景;“残规吐”则巧妙地将月亮比作即将消逝的半圆,既表现了月落的过程,也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

次句“泠泠小籁吹”,“泠泠”形容水流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风吹过树叶的轻柔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小籁”则暗示了风力不大,与上句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温柔而略带凉意的夜晚场景。

接下来的“偶然低远碧,恰好透疏枝”,描绘了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枝洒在地面上的景象。其中,“低远碧”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与远处天空的深邃,还暗示了月光逐渐减弱的动态过程;“恰好透疏枝”则强调了月光与树枝之间恰到好处的互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罥藻勾萝去,笼烟压露垂”,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月光下的植物世界。通过“罥藻勾萝”(缠绕着水草和藤蔓)的描绘,诗人赋予了自然界一种动态美;“笼烟压露垂”则通过烟雾和露珠的细节,展现了月光下空气的湿润与朦胧感,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最后两句“归樵与去艇,处处杜陵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古代诗人杜甫的诗句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美景激发了人们创作的灵感。在这里,“归樵”指的是归家的樵夫,“去艇”则是离去的小船,两者都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象征着人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同时,引用杜甫的诗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夜晚风林中的月落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春阴书事呈正甫先生·其二

江湖寥落转飘蓬,归梦年年逐去鸿。

吟鬓一番春又半,杏花无语立东风。

(0)

句·其三十三

海鸥听舜乐,山鬼醉尧觞。

(0)

古怨

少卿入胡庭,明妃辞汉殿。

君恩如雨绝,生死难再见。

至忠反为逆,至美反为贱。

含冤天地间,日月为谁转。

河梁泣满衣,琵琶啼背面。

千年传乐府,曲变恨不变。

常恐胡冢傍,夏月零霜霰。

(0)

倚筇

枫叶芦花满目秋,倚筇那复少年游。

眼看桑海梦相似,骨瘗匡庐心始休。

万里霜天孤唳鹤,五湖烟水一身鸥。

君看清绝无攀处,著得尘埃半点不。

(0)

金陵怀古·其二

国号仓皇更几回,昔人事往后人哀。

相赓璧月词千阕,帝劝长星酒一杯。

春草不怜同泰废,晓钟犹是景阳来。

陵荒玉碗无踪迹,寒食梨花依旧开。

(0)

郊原

郊原春过后,日日长新梢。

洗竹去蛛网,疏松留鹤巢。

云衣慵补缀,月户自推敲。

旧种梅花树,吾今与汝交。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