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怀出山诸衲》
《初秋怀出山诸衲》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瑟瑟西风动竹扉,关心寒色转霏微。

三间旧拟云中去,一钵新期海上归。

有时桥岸逢人立,何处江山无雁飞。

白首更怜千里梦,寒花霜叶石门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初秋时节的深切感受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首句“瑟瑟西风动竹扉”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秋季到来时的凉爽气息,通过“动竹扉”这一细节,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接着,“关心寒色转霏微”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对寒冷季节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用“霏微”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绪的模糊与不确定感。

“三间旧拟云中去,一钵新期海上归”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一种向往与对未来的某种规划。这里,“三间”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目标,而“云中”和“海上”则分别代表了高远的理想境界和广阔的未知世界,表达了诗人既怀恋过去又憧憬未来的复杂心情。

“有时桥岸逢人立,何处江山无雁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桥岸”、“人立”、“江山”和“雁飞”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孤独。

最后,“白首更怜千里梦,寒花霜叶石门违”两句,以“白首”自喻,表达了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梦想的深切怀念。同时,“千里梦”与“石门违”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了遥远的梦想,后者则是现实中的阻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郴阳癸丑元日

乾坤车盖里,日月转双轮。

三载官仍旧,今朝岁又新。

悠悠长作客,事事不如人。

已占深山住,何须羡隐沦。

(0)

石头秋望

秋原眺望闲,远目遍江关。

河影摇城堞,吴云入楚山。

风高帆半落,书去雁空还。

正值莼鲈节,渔歌起近湾。

(0)

独不见

流水终到海,浮云岂归山。

大堤芳草绿,游子何时还?

人去曾寄衣,鸿归无一字。

锦纹终夜织,不尽心中事。

妾心长似水,君意散如云。

寥寥怯空房,梦合晓更分。

春来忆玉箫,秋后悲纨扇。

泪眼几时晴,年年独不见。

(0)

夜听橹声歌

滩声潺潺如急雨,渔子罟师隔江语。

月钩瓜破遥村烟,何人摇橹西岩边。

喔喔悠扬鸣复息,江长日暮愁无力。

摆浪休惊龙女宫,轻音似学鲛人织。

忆昔吴儿白苧衣,兰桡一道唱歌归。

香风艳月随船转,?玉鸳鸯逐隧飞。

旧游如梦长洲苑,橹声今夜肠堪断。

惆怅江湖道路难,劳劳搔首已更阑。

百年谁是长閒者,愿买扁舟理钓竿。

(0)

行赣州道中爱其山川丛僻田家茅屋半带云烟拟作隐居诗十首以寄幽怀倘他年解组便可山斋实事非浪语也·其二

云气淋漓不可收,山腰洞穴有龙湫。

高田数顷无忧旱,夜夜泉声屋上流。

(0)

立秋日张园荷亭社集三首·其三

曲入清商调转高,醉乡今已属吾曹。

闲披爽气窥飞镜,懒向西风问大刀。

谈笑幸逢三语据,遨游真愧五陵豪。

当筵共是悲秋客,岂独潘安叹二毛。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