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阿字无子二首·其二》
《哭阿字无子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法界何曾有短长,长生路上见参商。

馀年频送春花落,掩室都忘秋叶黄。

万里寒空人寂寂,千峰残月晓苍苍。

箜篌妙指无宵昼,却教门庭事更忙。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首句“法界何曾有短长”,开篇即以法界的广阔无垠,暗示生命的无限可能与时间的永恒性,引人深思。接着,“长生路上见参商”一句,运用了星宿的典故,参商两星永不相见,象征着人生的离合与聚散,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融合。

“馀年频送春花落,掩室都忘秋叶黄”两句,通过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要珍惜每一刻,不要被时间的流逝所遗忘。

“万里寒空人寂寂,千峰残月晓苍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辽阔的夜景图,寒空与残月,既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也寓意着人生的孤独与追求。而“万里”与“千峰”的宏大视野,又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与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最后,“箜篌妙指无宵昼,却教门庭事更忙”两句,以音乐为媒介,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事务的忙碌之间的对比。箜篌的演奏似乎能跨越日夜的界限,带来心灵的宁静,但同时,这种宁静并未使诗人远离尘世的事务,反而更加忙碌于生活之中。这反映了诗人既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和谐,又不能完全脱离世俗生活的复杂与忙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生命、时间、存在与追求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越调】天净沙.夏

参差竹笋抽簪,累垂杨柳攒金,旋趁庭槐绿阴。

南风解愠,快哉消我烦襟。

(0)

鹧鸪天.效东坡体

煮酒青梅入坐新。姚家池馆宋家邻。

楼中燕子能留客,陌上杨花也笑人。

梁苑月,洛阳尘。少年难得是闲身。

殷勤昨夜三更雨,胜醉东城一日春。

(0)

卜算子

人识山侗字。谁晓山侗意。

大貌山侗人倚山,故作山侗谜。财色山侗弃。

玄妙山侗秘。一日侗乐道成,永占山侗位。

(0)

八月六日伯皋见过

华发秋来忽满梳,故人相见意何如。

强亲杯酒欢无几,尚觉篇章兴有馀。

世事纷然随野马,吾生老矣信蘧庐。

林间已下萧萧叶,雨过空山木影疏。

(0)

水调歌头·其三寄陆务观

明月照多景,一话九经年。

故人何在,依约蜀道倚青天。豪气如今谁在。

剩对岷峨山水。落纸起云烟。

应有阳台女,来寿隐中仙。相如赋,王褒颂,子云玄。

兰台麟阁,早晚飞诏下甘泉。梦绕神州归路。

却趁鸡鸣起舞。馀事勒燕然。

白首待君老,同泛五湖船。

(0)

逢人

逢人似相识,初不辨名字。

折腰致寒暄,但道久暌异。

归来省眉目,彷佛犹梦寐。

自非知心交,君辈定难记。

将无半面别,正恐呼声似。

中年况多忘,错认固无意。

典刑要深思,摸索岂难事。

尚想睢阳公,一见了奴隶。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