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其二》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笑语相从正四人,不须嗟叹久离群。

及春煮菜过边郡,赐火煎茶约细君。

日暖山蹊冬未雪,寒生胡月夜无云。

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

(0)
注释
笑语相从:笑声相伴。
正四人:正是四个人。
嗟叹:感叹。
久离群:长久分离。
及春:到了春天。
煮菜:烹煮菜肴。
过边郡:越过边境的郡县。
赐火:邀请。
细君:妻子。
日暖:阳光温暖。
山蹊:山路。
冬未雪:还未积雪。
胡月:胡地的月亮。
无云:无云的天空。
明朝:明天。
对饮:对酌。
思乡岭:思乡的地方。
夷汉:汉族与异族。
自此分:从此划分。
翻译
笑声相伴的正是四个人,无需感叹长久分离。
到了春天,煮菜越过边境的郡县,邀请妻子一起烹茶共度时光。
阳光温暖的小径上还未积雪,寒冷的夜晚胡地月亮无云照耀。
明天我们对酌于思乡岭,从此汉族与异族的边界划分明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古北口道中呈同事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度边关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笑语相从正四人”,描绘了四位朋友在旅途中谈笑风生的画面,气氛和谐愉快。接着,“不须嗟叹久离群”表达了他们对暂时远离人群、投身使命的豁达态度,没有过多的哀怨。

“及春煮菜过边郡,赐火煎茶约细君”两句,通过春天煮菜、边地赐火煎茶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简朴生活和对家人的思念。"细君"是对妻子的尊称,这里暗示了对家庭的牵挂。

“日暖山蹊冬未雪,寒生胡月夜无云”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象,冬日阳光照耀下山路温暖,夜晚胡地月光皎洁,但寒冷依旧,暗示了环境的艰苦。

最后一句“明朝对饮思乡岭,夷汉封疆自此分”点明了诗的主题,预想明日对饮时,他们会遥望故乡,感叹边疆的划分,流露出淡淡的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琐事为线索,寓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作为使臣的使命感和对故土的深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客中重九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

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

(0)

见后雁有感

笑尔穷通亦似人,高飞偶滞莫悲辛。

却缘风雪频相阻,只向关中待得春。

(0)

致孙状元诉醵罚钱

未识都君面,频输复分钱。

苦心事笔砚,得志助花钿。

徒步求秋赋,持杯给暮饘。

力微多谢病,非不奉同年。

(0)

遣春十首·其七

撩乱扑树蜂,摧残恋房蕊。

风吹雨又频,安得繁于绮。

酒杯沈易过,世事纷何已。

莫倚颜似花,君看岁如水。

(0)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五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

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0)

鹿角镇

去年湖水满,此地覆行舟。

万怪吹高浪,千人死乱流。

谁能问帝子,何事宠阳侯。

渐恐鲸鲵大,波涛及九州。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