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别日洞庭波,此日西风塞上多。
白首相期应不负,清秋为客更如何。
燕山正待书铭笔,鲁国宜挥返日戈。
莫道双鱼难得到,番禺城下即牂牁。
前年别日洞庭波,此日西风塞上多。
白首相期应不负,清秋为客更如何。
燕山正待书铭笔,鲁国宜挥返日戈。
莫道双鱼难得到,番禺城下即牂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潘函观之粤西》。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潘函观离别之情的深切表达,以及对其未来旅程的关切与祝福。
首联“前年别日洞庭波,此日西风塞上多。”描绘了两次分别的场景,前年在洞庭湖畔的离别,如今在西风呼啸的边塞,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转换,都蕴含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颔联“白首相期应不负,清秋为客更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长久友谊的坚信与期待,即使是在清冷的秋天,作为旅人的朋友,也应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颈联“燕山正待书铭笔,鲁国宜挥返日戈。”运用了两个典故,燕山与鲁国,分别代表不同的地点,暗示朋友即将前往的地方,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朋友旅途顺利、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莫道双鱼难得到,番禺城下即牂牁。”以“双鱼”为喻,象征书信或友情的传递,即便路途遥远,心意也能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到达目的地。番禺与牂牁,两地相隔甚远,却通过“双鱼”得以连接,寓意友情的坚韧与跨越时空的力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祝福。
对酒当歌,无愁可解,是个道人标格。
好风过耳,皓月盈怀,清净水声山色。
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
尽虚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谁消得。
曾听得、碧眼胡僧,布袍沧海,直下钓丝千尺。
掣取鲸鱼,风雷变化,不是等闲奇特。
寒暑相催,乾坤不用,历劫不为陈迹。
可怜生、忘却高年,长伴小儿嬉剧。
玉雪梨涡,锦云桃扇,紫箫双凤和鸣。
觥船初棹,烟绕博山青。
最喜清和天气,绿阴静、梅雨初晴。
高斋里,马融书帐,风卷绛纱轻。
华年才几许,培风健翮,曾试修程。
偶归来林下,间听松声。
笑道葵花似我,芳心在、向日长倾。
黄河水,如今重看,朝□暮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