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无愁可解,是个道人标格。
好风过耳,皓月盈怀,清净水声山色。
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
尽虚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谁消得。
曾听得、碧眼胡僧,布袍沧海,直下钓丝千尺。
掣取鲸鱼,风雷变化,不是等闲奇特。
寒暑相催,乾坤不用,历劫不为陈迹。
可怜生、忘却高年,长伴小儿嬉剧。
对酒当歌,无愁可解,是个道人标格。
好风过耳,皓月盈怀,清净水声山色。
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
尽虚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谁消得。
曾听得、碧眼胡僧,布袍沧海,直下钓丝千尺。
掣取鲸鱼,风雷变化,不是等闲奇特。
寒暑相催,乾坤不用,历劫不为陈迹。
可怜生、忘却高年,长伴小儿嬉剧。
这首元代虞集的《苏武慢》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词作。开篇“对酒当歌,无愁可解”,以豪放之态表达出词人面对美酒和歌声时的洒脱,然而“是个道人标格”又透露出其超然物外的道士风范。接下来,“好风过耳,皓月盈怀,清净水声山色”,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反映出词人心境的清寂。
“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即使在人间历经千年,在山林中也仿佛只有七日,他早已习惯于漂泊的生活。词人接着以“尽虚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谁消得”感叹宇宙之大,个人之力微小,无人能完全理解或承受这种广阔与深远。
“曾听得、碧眼胡僧,布袍沧海,直下钓丝千尺”引入异域僧人的故事,寓意深沉,暗示了词人对超凡智慧和坚韧精神的追求。随后,“掣取鲸鱼,风雷变化,不是等闲奇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非凡的境界和变化。
“寒暑相催,乾坤不用,历劫不为陈迹”揭示了词人对时间流转和生死轮回的豁达看法,认为无论经历多少寒暑和世间沧桑,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最后,“可怜生、忘却高年,长伴小儿嬉剧”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词人虽年事已高,但仍能保持一颗童心,与孩童一同嬉戏的乐观态度。
整体来看,虞集的《苏武慢》词风豪放,意境深远,既有道家的超脱,又有儒家的入世,展现了词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
居士身心如槁木,旅馆孤眠体生粟。
谁能相思琢白玉,服药千朝偿一宿。
天寒日短银灯续,欲往从之车脱轴。
何人吹断参差竹,泗水茫茫鸭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