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神仙去不还,清源紫帽耸高寒。
泉南佛国几千界,闽海蓬莱第一山。
夜月凤箫声隐隐,秋风鹤佩听珊珊。
瑶池岂隔尘寰路,更扣危岑最上关。
洞府神仙去不还,清源紫帽耸高寒。
泉南佛国几千界,闽海蓬莱第一山。
夜月凤箫声隐隐,秋风鹤佩听珊珊。
瑶池岂隔尘寰路,更扣危岑最上关。
这首元代诗人契玉立的《清源洞》诗,描绘了清源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中以“洞府神仙去不还”开篇,巧妙地将清源山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清源紫帽耸高寒”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清源山的巍峨与冷峻之美。
“泉南佛国几千界,闽海蓬莱第一山”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清源山在地理上的独特地位和文化上的重要性,将其比作佛国与仙山,赋予其神圣与超然的色彩。接下来,“夜月凤箫声隐隐,秋风鹤佩听珊珊”描绘了一幅夜晚山中静谧而神秘的画面,凤箫声与鹤佩声交织,增添了诗的韵律美和想象空间。
最后,“瑶池岂隔尘寰路,更扣危岑最上关”表达了对清源山的向往与探索精神,暗示了即使在尘世之中,也能寻得心灵的净土,追求精神的升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学思考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重云翳苍柏,零露栖白萧。
骨肉慕音容,慌惚哀空郊。
肴核班几席,椒浆浇岧峣。
人归天已沬,纸钱悬枯条。
逝者如此耳,暮暮仍朝朝。
暮暮仍朝朝,人兮柰若何。
未死不能乐,既死空有家。
僮仆几恩怨,交朋几悲歌。
若人会斯语,属和纷阳阿。
曳筇独独倚柴扉,翠泼西山漾落晖。
衲子顶云随雁远,牧童腰笛挽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