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生活图景。开篇“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文学创作的热情。在这样的美好时光中,与亲朋好友相聚,共享天伦之乐,这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可见一斑。诗中的“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则表现了人们在劳作与休息间的自然情感流露。
诗中的人物关系和谐而充满温馨,彼此之间的情意绵长,“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描写的是那种不仅在外表上的关心,更是内心深处的挂念与喜悦。然而,这种美好的情感状态并非永恒,“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时光易逝而不能长久的感慨。
最后两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勤劳与自给自足的一种肯定。这里强调的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不可依赖他人或虚幻的愿望。
整首诗以其平和、自然的情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陶渊明对于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的追求。
仲夏苦昼永,薰风起将夕。
圆景海上来,照此山中客。
坐令微暑消,兼使众累释。
兴至时命觞,露下复移席。
因耽水竹居,遂同鱼鸟迹。
盘游岂忘返,玩物聊取适。
台空人影疏,夜静潭气白。
参差树杪峰,历历辨咫尺。
超然悟真境,万物一虚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