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才子动相闻,谁复高名得似君。
南海一珠悬北斗,黄河双鲤堕青云。
城边五色羊何在,台上千金马不群。
献赋几年犹未遇,罗浮春思坐氤氲。
中原才子动相闻,谁复高名得似君。
南海一珠悬北斗,黄河双鲤堕青云。
城边五色羊何在,台上千金马不群。
献赋几年犹未遇,罗浮春思坐氤氲。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南海欧生自京师遗书于大梁属许右史为致荅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与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首联“中原才子动相闻,谁复高名得似君。”开篇即以“才子”点出主题,表达了对才华出众者的敬仰之情。“谁复高名得似君”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主人公独特声望的推崇。
颔联“南海一珠悬北斗,黄河双鲤堕青云。”通过“南海一珠”和“黄河双鲤”的形象,巧妙地将主人公比作珍贵的明珠和游弋于云端的双鲤,寓意其才华卓越,犹如稀世珍宝,令人瞩目。
颈联“城边五色羊何在,台上千金马不群。”这里以“五色羊”和“千金马”作为象征,暗示主人公曾经拥有的辉煌成就或受到的赞誉,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尾联“献赋几年犹未遇,罗浮春思坐氤氲。”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主人公多年努力而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感慨,同时“罗浮春思”这一意象,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寄托了主人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精心描绘和丰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其才华与理想的深切关注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
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袅袅余怀何许。
听尊前、呜呜似诉。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
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
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同是江南倦旅。
对婵娟、君歌我舞。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
相思无处著春寒。傍阑干。湿阑干。
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
是花是雪无意看。雨摧残。雨摧残。探春未还。
到春还、似不如闲。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
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