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
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袅袅余怀何许。
听尊前、呜呜似诉。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
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
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同是江南倦旅。
对婵娟、君歌我舞。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
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
旋呼艇子载箫声,风景还如故。袅袅余怀何许。
听尊前、呜呜似诉。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
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
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同是江南倦旅。
对婵娟、君歌我舞。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
诗中的“明月如冰,乱云飞下斜河去”两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中秋夜景。月亮如同冰块般清澈,乱云急速地掠过天际,仿佛随着斜河的流向而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寄寓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旋呼艇子载箫声”一句,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轻柔地召唤着船夫,让小舟载着箫的声音在水面上飘荡。这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反映出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风景还如故”透露出一份淡定的情感,似乎一切都未曾改变,但这种静谧之下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波动。紧接着,“袅袅余怀何许”则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这份情感如同薄纱,轻柔而又深沉。
“听尊前、呜呜似诉”两句中的“尊前”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场合,而“呜呜似诉”则是对过去声音的回忆,那些声音宛如叙述般在耳边回响。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的怀念和不舍。
接下来的几句“近年潮信,万里阴晴,和天无据。有客秋风,去时留下金盘露”则是对时间流转和自然变化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潮信、万里的阴晴天气以及秋风中留下的金盘露,表达了对于无法把握的时光和命运的无奈。
“少年终夜奏胡笳,谁料归无路”两句,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光通宵达旦地吹奏着胡笳,却不曾想到最终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归途。这也许是对自己一生境遇的一种反思。
最后,“同是江南倦旅。对婵娟、君歌我舞”则是在表达诗人与某位女性(婵娟)在相同的旅途中相互陪伴,共度时光。在这里,诗人的心情似乎得到了片刻的安慰。
“醉中休问,明月明年,人在何处”则是在询问,在酒醉之际,不必过分追问明年的明月下自己将身处何方。这既是对未来的无奈,也是一种放宽心态,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中秋的明月和流动的河水,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笑向桃花,又一番、玄都春色。
彷佛记、主家阴洞,不多陈迹。
竹里棋枰憎乌污,林间鹤语无人识。
怪东风、迟暮却归来,庞眉客。
沟水涨,云充斥。
环堵隘,花狼藉。
似石鱼湖小,酒船宽窄。
庭下已生书带草,旁人错认扬雄宅。
问青天、明月落谁家,无心得。
试瑶台借雪,春意早,满林峦。
笑东老殷勤,能倾家酿,与尽清欢。
曾因求贤把诏,便朗吟、湓浦又庐山。
自爱西湖烟雨,玉鞭分付青鸾。
神仙官府肯容闲。
枢要在玄关。
有溪上金鳌,月中金粟,长驻婴颜。
愿似洪*橘术,尽千年、游戏向人间。
早晚凤池书到,通明殿上催班。
阁成后,拜镇南王赐衣之宠,喜而作歌漆点方瞳雪覆眉。
鹤巢殿角与云齐。
笑挈蓬莱三百丈。
更向。
白云层外着丹梯。
步障诸峰霜似锦。
借问。
高寒那与世人知。
杨子贤王新有教。
淡染。
高丽绫子制荷衣。
江湖渺何许,归兴浩无边。
忽闻数声水调,令我意悠然。
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风烟万顷,来傍小窗前。
稀疏淡红翠,特地向人妍。
华峰头,花十丈,藕如船。
那知此中佳趣,别是一壶天。
倒挽碧*酾酒,醉卧绿云深处,云影自田田。
梦中呼一叶,散发枕书眠。
山下寒林平楚。
山外云帆烟渚。
不饮如何,吾生如梦,鬓毛如许。
能消几度相逢,遮莫而今归去。
壮士黄金,昔人黄鹤,美人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