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事》
《秋事》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

松竹健来唯欠语,蕙兰衰去始多情。

他年拟献书空在,此日知机意尽平。

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shì
táng / róng

jiāngtiānshǔliángqīnghòuzhīchéng
sōngzhújiànláiwéiqiàn

huìlánshuāishǐduōqíng
niánxiànshūkōngzàizhījìnpíng

gèngqīngráofàngyānlàngwěihuāshēnchùshuìqiūshēng

注释
江天:江面与天空。
暑气:夏天的热气。
自:自然。
凉清:凉爽清新。
物候:季节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须知:需要知道。
一雨成:一场雨就能形成变化。
松竹:松树与竹子,代指坚韧的植物。
健来:旺盛地生长。
唯欠语:只是缺少言语,比喻静默。
蕙兰:两种香草,常用来象征高洁。
衰去:凋谢,衰退。
始多情:开始显得富有情感。
他年:往昔,从前。
拟献:打算呈献。
书空在:书信依然存在。
此日:现今。
知机:懂得时机,明白事理。
意尽平:心情完全平复。
更欲:更想。
轻桡:轻轻地划动船桨。
放烟浪:驶入云雾波浪中。
苇花:芦苇的花穗。
深处:内部,远处。
睡秋声:伴随着秋天的声音入睡。
翻译
江面上的暑气自然变得凉爽清新,物候变换需知道一场雨就能促成。
松树和竹子茂盛而来,唯独少了言语,蕙草和兰花凋谢之后反而显得更有情感。
往昔打算呈献的书信如今依然留存,而今我明白了世间的道理,心情完全平和。
更想划动小舟驶入云雾波浪中,在芦苇花深处伴随着秋声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表明随着秋季的到来,酷热已渐渐消退,大自然也在等待着那场能够带来凉意的秋雨。

接下来的“松竹健来唯欠语,蕙兰衰去始多情”则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中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这里的“松竹”象征着坚韧不拔,而“蕙兰”则是香气浓郁但易逝的花卉。这两者的对比,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情感的复杂感受。

第三句“他年拟献书空在, 此日知机意尽平”中,“他年拟献书”可能是指过去想要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诗人似乎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则描绘了一幅诗人在秋天泛舟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的景象。这里的“轻桡放烟浪”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境,而“苇花深处睡秋声”则是对大自然中秋意盎然声音的沉醉,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秋季这种转换的时节里寻求内心平静和自我超越的状态。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新沼竹轩

作轩仍见竹,潇洒排青幢。

斜乌与落月,静影昼寒窗。

光没影亦没,激水自淙淙。

夜深犹读易,谁更忆清江。

(0)

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0)

舍外早梅

行遍江村未有梅,一花忽向暖枝开。

黄蜂何处知消息,便解寻香隔舍来。

(0)

赋得秋雨

点滴行云覆苑墙,飘萧微影度回塘。

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薤叶凉。

野水有波增澹碧,霜林无韵湿疏黄。

萤稀燕寂高窗暮,正是西风玉漏长。

(0)

采桑子·其十八

非花非雾前时见,满眼娇春。

浅笑微颦,恨隔垂帘看未真。

殷勤借问家何处,不在红尘。

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

(0)

江陵送赵知县二首·其一

万壑千岩相送时,灵星小雪上丰颐。

南云北梦重分首,扑漉繁霜满瘦髭。

功业向来真自许,头颅今日遂如斯。

英雄老大无人识,足扣双舷只自知。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