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轩仍见竹,潇洒排青幢。
斜乌与落月,静影昼寒窗。
光没影亦没,激水自淙淙。
夜深犹读易,谁更忆清江。
作轩仍见竹,潇洒排青幢。
斜乌与落月,静影昼寒窗。
光没影亦没,激水自淙淙。
夜深犹读易,谁更忆清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新沼竹轩》,描绘了竹轩周围的环境和夜晚读书的情景。首句“作轩仍见竹”表达了竹子与轩舍的紧密关系,竹子的挺拔与轩的雅致相映成趣。次句“潇洒排青幢”则以生动的比喻,形容竹林在风中摇曳,如青色的旗帜般飘逸。
“斜乌与落月”描绘了傍晚时分,乌鸦归巢、月亮西沉的宁静画面,为竹轩增添了静谧的氛围。“静影昼寒窗”进一步渲染了竹影斑驳,即使在白天也带有一丝清凉的感觉。
“光没影亦没,激水自淙淙”通过光影的变化和流水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夜晚来临,竹轩内外的景象更加寂静,只有溪水潺潺声回荡。
最后两句“夜深犹读易,谁更忆清江”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夜还在研读《周易》,反映出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清江(可能指家乡或友人)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竹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宋诗的淡泊与宁静之美。
通涂合西南,达人戒同异。
二鱼各自鱼,是鱼岂有二。
阔处海茫茫,波涛适相戏。
笑我湖上亭,鳞鬣纷族类。
情知我非鱼,此意鱼或是。
欣然得所适,相见不相遇。
鱼行我无心,我得鱼亦遂。
藻荇披秋光,水与天妩媚。
明月贴湖心,照见鱼不寐。
我琴无杀声,螗螂勿余忌。
有子固可贺,无子谁为羞。
尧圣传世念,厉丑似己忧。
有子与无子,人事天为谋。
王家乌衣巷,叶叶追前修。
乃翁万卷书,一一手校雠。
厚恕命尔名,万金美田畴。
种德日复日,藨蓘期深秋。
字表名所出,远意孔与周。
陶公责端宣,晋人警师仇。
君家膝上郎,有如昔徐侯。
富贵二雏语,岂有卑微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