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钦天日,羲和正历时。
铜浑列辰象,玉烛照华夷。
真宰潜能秉,飞廉讵可吹。
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
衔处非龙首,燃来岂凤脂。
皇明方比盛,鉴物自无私。
尧舜钦天日,羲和正历时。
铜浑列辰象,玉烛照华夷。
真宰潜能秉,飞廉讵可吹。
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
衔处非龙首,燃来岂凤脂。
皇明方比盛,鉴物自无私。
此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帝王治世的理想图景,展现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天命神圣不可侵犯的主题。开篇“尧舜钦天日,羲和正历时”两句,直接点明了上古圣君尧、舜以及羲和(即羲仲、和仲)对天道的尊崇与历法的准确掌握,彰显出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
接着“铜浑列辰象,玉烛照华夷”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皇家礼仪中的盛况。其中,“铜浑”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天文观测器具,而“列辰象”则是对星辰运行规律的认识;“玉烛”则可能是指宫廷中用于照明的珍贵灯饰,“照华夷”则展现了皇家的辉煌与广博疆域。
第三句“真宰潜能秉,飞廉讵可吹”表达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力。其中“真宰”指的是至尊的君主,“潜能秉”则是说君主能够掌握和运用这种力量;“飞廉讵可吹”可能是在形容一种超然物外、不可触及的崇高境界。
第四句“祥光长赫矣,佳号得温其”则描绘了一种吉祥光芒普照的情景。“祥光”即吉祥的光辉,“长赫矣”表达了这种光芒的长久与明亮;“佳号得温其”可能是在说君主的美好名声能够得到民众的爱戴和温暖。
最后两句“衔处非龙首,燃来岂凤脂”则通过对比龙凤等神兽来强调皇权的至尊无二。其中,“衔处非龙首”可能是在说某种高贵物品或象征不仅限于龙头,而“燃来岂凤脂”则是在问,如果不是凤凰所落下的佳美之物,那它又能是什么呢?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古代帝制理想的描绘,展现了君主与天道、历法、礼仪、神圣权力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彰显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
言游高峰塔,蓐食治野装。
火云秋未衰,及此初旦凉。
雾霏岩谷暗,日出草木香。
嘉我同来人,久便云水乡。
相劝小举足,前路高且长。
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
渐闻钟磬音,飞鸟皆下翔。
入门空有无,云海浩茫茫。
惟见聋道人,老病时绝粮。
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
心知不复来,欲归更彷徨。
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
诗翁爱酒常如渴,瓶尽欲沽囊已竭。
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撚须吟喜雪。
诗成就我觅欢处,我穷正与君彷佛。
曷不走投陈孟公,有酒醉君仍饱德。
琼瑶欲尽天应惜,更遣清光续残月。
安得佳人擢素手,笑捧玉碗两奇绝。
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
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
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
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